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张大维 陈伟东:新时期如何构建社区事务长效管理机制
2014-12-13 21:42:42 来源: 作者:张大维 陈伟东 【 】 浏览:23次 评论:0


2000年中办23号文件颁发以来,我国的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始终困扰着社区建设工作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是,何为社区事务?社区事务由何而来?通过什么途径来分解社区事务?社区事务管理如何长效?只有在厘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和谐社区,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区事务的内涵:多主体承担的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事务,是指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保障居民民主自治权利、培育社区参与精神和促进社区发展为主要目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公共性社会事务,从治理的角度讲,承担社区事务的主体不仅包括社区公共管理组织(主要指居委会),还应包括与之相关的各级党组织、政府组织、公营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专业性服务组织、法定和民间自治组织、居民等。但是,如今的社区事务大多成了社区居委会的事务,居委会苦不堪言,居民需求不能很好得到满足。要清晰界定社区事务的承担主体,合理分解社区事务项目,破解社区建设难题,必须正确面对社会问题社区化的现实,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逐步通过社区问题社会化的途径,创建各种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构建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社会问题社区化,是指本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种主体承担的公共事务逐步向社区集中,由社区来单独完成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它是我国处于经济运作机制转型阶段所无法克服的困境,伴随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单位体制的解体,当时的经济效益型政府不可能全力投入社会服务领域,社会出现了管理真空,政府和单位自然把包袱推向了社区,社区往往是责大而权小,事多而钱少,市、区、街职能部门和准政府组织的“倒漏斗效应”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口针”成了居委会工作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了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有效仓储域,“社区问题”使社区变成了“问题社区”,社区管理混乱而低效。社区因自身资源、权利的限制而无力担负的事务,无疑见证了自身组织功能的异化与角色的混乱。这集中体现在:社区功能拓展与权责不对等的矛盾、居民需求的增长与公共服务及设施短缺的矛盾、弱势群体比例较大与社会救助能力不足的矛盾、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与社区内外关系不顺等诸多矛盾。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社会运作机制转型的阶段,经济效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变迁,社区问题迫切需要再次社会化。

社区问题社会化,是指汇集于社区的各种社会事务及问题不能单靠居委会等社区公共管理组织解决,而是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有效解决,从而实现社会问题的再次回归,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区事务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区问题社会化必须以居民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社区事务的边界和范围;以利于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和草根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的发育为目标,合理划清社区组织类型;以明确社区组织功能边界为依据,合理划分社区事务类型;以优化公共服务组织结构为起点,构建社区多元组织模式;以扩大居民参与为途径,构建社区事务多元治理模式;以优化资源配置和绩效管理为手段,建构社区事务长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等。

建立“三互”机制:社区事务长效管理的总思路

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可能性只是政府组织的主观臆断和单方意愿,并不表示社区能有效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充其量只能理解为,通过社区这个城市基层组织去协助政府等各种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是最理想的伙伴。政府(包括准政府组织)、市场(主要指专业性服务组织)与社区(包括居民草根组织)应该学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单一地解决或是行政下派式的转移社会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善治。政府、市场与社区应该建立一种政府依法行政、市场依法调节与社区依法自治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市场调节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市场调节力量与社区自治力量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网络。这种政府、市场与社区“互联、互补、互动”合作机制的本质是社区自治功能的回归,同时也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功能的发挥以及政府、市场与社区关系的全面理清,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就是实行社区事务长效管理。实施社区公共事务长效管理,重建政府组织、社区公共管理组织、社区公益服务组织、社区民间自治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等社会组织和居民合作互动的善治机制,必须创建和实施相应的制度和保障措施。

创新制度与措施:构建社区事务长效管理机制

第一,制定实施《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办法》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在法律层面确定社区事务的种类及其职责主体,保障社区事务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从治理的角度讲,一般可将社区事务分为社区行政执法和管理事务、社区社会服务事务、商品房小区物业管理事务、非商品房小区的物业管理事务、社区居民互助事务、社区组织事务和社区临时性、专业性事务等七大类,责任主体各领其职。对于确需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完成的政府和公营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事务,必须经由区(县、市)级社区建设协调管理机构核准,施行社区事务准入机制,防止政府部门、公营企事业单位随意向社区下派事务。

第二,构建社区公共服务的多元运作机制。优化公共服务组织结构,构建社区多元组织模式,探索多元的社区公共服务运作机制。一方面,探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为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专干的职责,实现工作程序化,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可开展街道设立社会服务工作站的试点工作,将社会服务工作站纳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行政府集中管理和集中服务;另一方面,探索以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专职社工“选聘分离”为核心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专业性的社区社会服务组织,建立新型社区内部组织的分工协作模式。

第三,建立科学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支出,规范对社区建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会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社区建设经费投入;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凡属政府事权范围内的事项,一般由政府投入;区(县、市)政府把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工作经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及后续管理维护经费、社区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维护经费等专项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相应增加;对于由社区协助承担的各项事务,必须严格落实经费。其次,要推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积极探索社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与生产的分开与连接机制,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向市场或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和福利性社区建设项目,政府给予一定资助。最后,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为主、费随事转、彩票资助、有偿服务、社会赞助为辅”的社区建设资金多元化的筹措机制;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推广以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的方式发展社区服务事业。

第四,推行社会广泛参与的引导性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与引导,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参与意识;倡导“共驻共建、共管共享”的协作文化,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第五,创建多种形式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建设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联络制度,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定期深入社区了解民意,建立和健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点联系社区的制度、接待日制度、提案制度、向社区居民的报告工作制度等,通过代表信箱、代表联系卡、社区居民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民意。二是完善和创新“民评官”制度,健全和完善对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民主评议制度,为简化程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每年年终区(县、市)政府委托专门机构对其职能转变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健全和完善对社区民警和社区专干的民主评议制度,将领导干部在探索、构建、实施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工作中的表现和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社区公共事务分类管理工作的政令畅通,对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的人员追究其行政责任;健全和完善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的民主评议制度。三是建立和健全信访和举报制度,对于未按照《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办法》开展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和单位,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可向区(县、市)相关部门进行信访举报,有关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四是建立和健全社区事务分类管理的技术防范制度,创建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将社区事务分为事件和部件两部分,通过身份编码和认证,结合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建立网络监控中心,配备巡逻监察队员,借助通信、录像、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分类管理。四是制定和实施《社区事务长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把社区建设作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和政绩考核内容,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开展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定期组织评比活动,表彰社区建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总之,在社区日益成为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平台的情况下,必须明确社区事务的内涵及分类,通过社区事务社会化的途径,建立政府、市场、社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创新和完善各种制度和措施,才能实现社区事务长效管理,以加强和谐社区,增强社会和谐基础。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张大维 陈伟东:城市社区居民参与.. 下一篇加强社会建设需要提高社会工作的..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