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打工妹学校”:女性农民工社区教育的新探索
2014-12-13 21:34:13 来源: 作者: 【 】 浏览:32次 评论:0

“打工妹学校”:女性农民工社区教育的新探索

 

熊光祥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

 

本文的“主人翁”——苗家码头社区“打工妹学校”是一个专门为社区女性农民工参与社区教育而成立的一个社区性服务组织。该社区试图以此组织为依托,为社区的女性农民工开展社区教育服务,且经过两年的运转还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这个“打工妹学校”是因何诞生、缘何成长的呢?在其今后的发展中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呢?笔者带着上述问题于200510月份专赴苗家码头社区对这个“打工妹学校”进行了专项调研,以下内容是根据笔者当时的采访资料整理而成。

一、苗家码头社区农民工概况

苗家码头社区位于武汉市江汉区花楼街,南紧邻长江港口码头,北靠江汉路步行街。社区四周门面网点密集、人流量大、市场繁荣、商业发达,属于闹市区“黄金”地带,因此,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来说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同时该社区房屋基本上为由房管所管理的公房,室内设施陈旧,没有独立的厕所,房屋出租价格相对较便宜,上下班通勤方便,所以该社区成为了外来农民工聚集地。据调查显示,该社区农民工主要来自武汉市郊,约220人,以25-45岁之间的中青年为主。该社区农民工大多是夫妻二人携家带子,在社区内以摆菜摊子(如腌制卤菜、泡菜等)谋生,既工作在社区也生活、居住在社区。因其职业特点,生意上的事情男性农民工操心得多,虽妇女也帮忙,但其主要职责是带孩子和照顾家庭。因此,基本上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

二、社区文化创建——建起了一个“打工妹学校”

据调查,苗家码头社区“打工妹学校”成立于2004525,当初该社区为何要成立这个“打工妹学校”呢?

笔者通过查阅苗家码头社区工作日志和采访社区居委会主任了解到,当时正值花楼街文化工作站驻扎在苗家码头社区,现场指导该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街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根据苗家码头社区年轻女性农民工在家的时间相对较多、部分女性农民工还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且跟社区的主任、计生专干等工作人员相互熟悉、关系较好的特点,就建议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把社区的女性农民工也纳入进去,让他们也参加社区的文化建设活动。这一建议马上得到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其它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女性农民工的赞同,都认为如果能请女性农民工参加社区的文化创建活动,既能丰富女性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使社区的农民工也能平等的享受到文化创建带来的好处,还能发挥农民工在社区文化创建中的积极性;不仅能融洽社区农民工与本社区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同时也对社区居委会的其它工作也会带来方便。

但接下来大家又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让女性农民工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活动呢?最关键的是如何组织她们呢?在经过街文化站、社区居委会和部分女性农民工居民代表的反覆碰头商讨之后,大家认为可以借鉴社区市民学校的形式,即在社区成立一个专门针对女性农民工参加的市民学校,来组织本社区的女性农民工参加各种生活常识、法律知识等文化知识学习。既能提高社区女性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女性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能通过她们,提高农民工家庭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改掉以往生活的不良习惯,逐渐适应城市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大家还认为,为了更突出这个农民工妇女学校的特色,且因实际上社区女性农民工都比较年轻,大家平常也习惯将女性农民工称为“打工妹”,遂建议社区居委会将其定名为“苗家码头社区打工妹学校”,并且得到花楼街办事处的认可。

就这样,一个起因于社区文化创建的需要而催生出来的“打工妹学校”,在既没有召开成立大会,也没有进行媒体宣传的情况下,以一种非正式的形式于2004525“默默”的在苗家码头社区居委会会议室成立了。

三、搭班子、定章程、制计划,努力让“打工妹学校”有模有样

成立时的低调并不意味着运转上的马虎。相反,在统一了意见,明确了目的之后,社区居委会主任等其它工作人员就立即着手为“打工妹学校”的正式运转而认真的忙碌开了。

1、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付志芬为负责人的六人工作小组,由六人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打工妹学校的具体活动事宜。考虑到工作的方便和根据妇女工作的实际特点需要,其中还包括驻社区的计生专干一名和女性农民工代表一名。

2、制定了“打工妹学校”活动章程。该章程明确指出要以“打工妹学校”为依托,以学以致用为原则,通过传课授业,帮助社区女性农民工提高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竞争能力;提高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旨在推动全社会对流动人口的认同与接纳,更好地营造全社会“关爱打工妹”意识。——(摘录自苗家码头社区打工妹学校活动方案第一条,对部分语句顺序有调整)。同时,该章程还对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导向、学员学习要求、教员教学要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3、按照女性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制作了灵活的学习计划。可以说“打工妹学校”成立至今在没有政府的财政经费支持下,能持续下来并不断的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其实用的学习内容和灵活的学习方式,吸引了女性农民工的积极参与。如:

1)在学习内容上,针对社区女性农民工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主要请有经验的专业医生给社区女性农民工讲授妇女健康保健知识等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能学以致用的知识。

2)在学习方式上,因受到社区场地的容纳人数限制和女性农民工家庭、工作负担的限制而很难集中的缘故,主要采取以灵活的个别辅导、知识援助为主,以集中授课为辅的学习形式。平时大多数学习主要根据女性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安排有经验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个别辅导,如法律知识培训、婚姻家庭救助等。

通过查阅“打工妹学校”活动记录档案,20053月至9月期间,该社区“打工妹学校”集中授课记载的有3次,参加的人数都能保持在30人左右。而以个别辅导、知识援助的学习方式则与社区的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已经融入到了社区日常工作事务中去了。

120053-9月苗家码头社区打工妹学校学习情况

时间

学习内容

授课人

地点

人数

318

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徐世会

社区会议室

30

615

女性健康知识讲座之艾滋病专题(一)

钟芳莲

社区会议室

28

921

女性健康知识讲座之艾滋病专题(二)

陈桂香

社区会议室

30

注:因社区会议室场地限制每次最多只能容纳30人。

四、改进教学、整合资源,努力让“打工妹学校”成为女性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好阵地

   苗家码头社区“打工妹学校”运转近两年以来,虽然在丰富社区女性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工女性健康保护意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将“打工妹学校”建成女性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好阵地,还必须进一步整合社区内外各种资源,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师资力量配置和学习辅助硬件等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1、丰富学习内容、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从查阅 “打工妹学校”活动记录档案中可以得知,目前集中授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在妇女健康保健知识,如艾滋病的预防等方面,学习内容虽然实用,但略显单一,而且两次上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因此,在学习内容上可以考虑增加些其它的内容,如法律知识讲座、婚姻家庭讲座、家庭投资理财讲座等、青少年子女教育、互联网基础知识培训等女性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急需增加了解、掌握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在学习方式上,在保持原来的集中学习为辅、个别辅导为主的灵活学习形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增加子女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健身操比赛、观看教育影视电影等耗时短、易组织、形式活泼且适合农民工实际的其它学习形式。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集中授课的机会,缩短学习间隔的时间,有利于稳定学员的学习热情。

2、整合共建单位资源,合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俗话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师资、器材设备和一定的工作经费等都是使“打工妹学校”能正常、持续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从目前苗家码头的“打工妹学校”开展的活动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社区居委会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独自在“单打独斗”,而并没有将社区内、外部资源合理的整合到“打工妹学校”的运转中去。在调研中发现,虽然苗家码头社区属于老城区旧居住社区,但其文化教育的基础设施在同类城区中是比较有优势的。如苗家码头社区的图书室室是武汉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与武汉市图书馆共建的社区图书室,拥有藏书3000余册,从文学艺术到家庭医生常识等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多。该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室的配置也相对先进,不仅容有电视机、成套音响设备,还配备了多媒体投影机一台。但是,调查发现,这些社区教育活动设施在“打工妹学校”的文化学习活动过程中很少发挥作用。一方面有社区农民工自身的缘故,但是更主要的作为社区居委会应当积极向农民工妇女或者全体农民工开放这些设施,为她们积极利用这些文化教育资源创造必要的便利条件,让更多的女性农民工能够利用这些设施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进行自我教育,让“打工妹学校”真正成为女性农民工社区教育的好阵地。

图表2:苗家码头社区文化教育阵地一览表

文化阵地项目

面积(数量)

 

社区多功能活动室

40平方米(内有电视机、多媒体投影机各1台、)

在社区居委会办公楼3

社区图书阅览室

30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

与武汉市图书馆共建,由市图书馆定期对图书进行更新。

室外健身场所

150平方米

民生银行门前空地

 

五、“打工妹学校”——女性农民工社区教育的一次新探索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不论是在传统的居委会时代,还是在今天的社区建设时代,都一直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社区教育的对象是以社区内具有城市户籍的本地居民为主,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能平等参加社区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是,农民工群体,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社区之后与城市户籍居民一样,共同生活、工作在城市社区,不仅对社区教育也有需求,而且其需求还因其经济能力、文化水平和职业等原因还带有特殊性。因此,女性农民工进入社区之后,如何开展社区教育,成为广大社区工作者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苗家码头社区创办的“打工妹学校”可以说是城市社区逐步探索为女性农民工提供社区教育的一种新探索,虽然其通过两年的运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后续的发展,更值得社区建设的实践界和从事社区建设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关注。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院落自治:破解社区参与难题 下一篇湖北“十一五”社区建设应重点解..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