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浅析政治选举中的不投票行为
2014-12-13 21:34:09 来源: 作者: 【 】 浏览:39次 评论:0
中国城市社区网
 
首页English中心概况图文版社区治理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区服务 社区论坛在线咨询网上调查投稿信箱
 
 
   

浅析政治选举中的不投票行为

作者:王妮丽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阅读:443 次 日期:2006-5-16

合法性在今天的政治生活中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无论什么形式的政府 ,无论当初是如何上台执政的 ,在其统治过程中都不得不注意自己的合法性问题 ,都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增加自己的合法性 ,从而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为自己的统治提高效率 ,避免任何多余的碰撞。在这里 ,合法性一方面指符合法律,另外一方面指符合民意。固然 ,一个政府可以在统治的过程中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政绩表现逐渐得到人民的认可 ,但是 ,一个合法的政府是怎么产生的呢?在现代民主社会 ,最合适的方式显然是通过政治选举 ,人民通过选举找到合适的人代表他们 ,由这些被选举出来的人组成的政府就具有了合法性。当然 ,选举这个过程本身也是要符合法律程序的。这样 ,选举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官员的合法产生以及合法政府的形成。

选举作为一种政治行为 ,是由一系列的政治活动组成的 ,比如组织协调、宣传动员、投票等等。就参与角色来讲 ,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选举者和被选举者,普通民众,绝大多数是充当选举者 ,有资格的称为“选民”,投票行为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作为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的一种形式 ,投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选举政治官员 ,从而组成一个符合民意的政府。从这个意义来讲 ,在产生政治官员、产生合法政府的选举活动中 ,选民的投票行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

在今天 ,普通民众可能已经对公民的选举权司空见惯 ,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 ,作为一种政治权利 ,选举中的人人平等 ,所有成年公民都有投票权 ,它是经过艰苦的斗争才得来的。虽然美国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签署宣言的却是一群白种男人绅士 ,在当时实际上是“白种有产识字男人生而平等”,而妇女(包括白人妇女) 、有色人种、穷人、文盲都没有投票权 ,这种不平等使得当时美国政府的合法性大打折扣。在其后的两个多世纪里 ,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为实现投票权的人人平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才逐步取消了对投票权的财产、种族、性别、识字能力的限制 ,基本上确立了投票权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我们不能说在现实中所有国家都已经完全实现了投票权的人人平等 ,但是在大多数民主国家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 ,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投票选举的权利 ,这已经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也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现代民主政治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公民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参加选举 ,投票选举自己中意的民意代表 ,组成自己信任的政府 ,这比起以前那种君权神授、军权暴政上台 ,显得更加尊重民意 ,公民的权利得到了更好的尊重。但是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现代政治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政治冷漠的现象。在选举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选民放弃自己的投票权 ,采取不投票的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现象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当代政治环境下 ,本该行使自己权利的选民为什么放弃投票权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 ,我们对这种现象应该如何评价。

关于政治冷漠 ,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许多探讨 ,尤其是近几年中 ,关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选举的研究更是一个热点 ,很多学者分析了造成村民不投票的外部原因 ,建议从制度层面为村民选举创造条件 ,激发村民的投票热情。在本文 ,笔者将从选民个体的心理角度出发 ,分析选民在选举中采取不投票行为的具体原因 ,进而探讨这种行为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从经济人角度出发 ,当投票行为的预期收益小于投票成本时 ,选民倾向于选择不投票。

托马斯·库恩曾经以科学范式理论来衡量微观经济理论 ,被称为“经济人”范式 ,即以“会计算 ,有创造性 ,并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人作为一切经济分析的基础”。事实上 ,20 世纪50 年代 ,当微观经济学家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成为分析社会制度中有关人的选择和人的行为的一种普遍理论的时候 ,以加里·贝克尔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便开始了对人类非经济行为的经济学研究。贝克尔认为“经济学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运用于一切人类行为的结构———即运用于各种决策类型和生活方式到人性品格的结构。”选举中选民的投票行为在一般意义上应该是一种纯粹的政治行为 ,但是 ,作为投票行为的主体人 ,选民也逃脱不了作为经济人的一面 ,所以在这里 ,我们不妨暂时撇开人性中的其他因素 ,从经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选民在投票行为中的选择。

选择投票与否的选民作为一个经济人 ,具有经济理性 ,一切以经济利益至上为宗旨 ,那么选择投票 ,还是不投票 ,很简单 ,就是取决于投票行为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比较问题。如果投票行为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 ,选民会选择投票;如果投票行为的成本大于投票行为的预期收益 ,那么具有经济理性的选民就倾向于不投票。在这里 ,我们用 C表示成本 ,包括投票所用的时间、精力 ,以及将投票时间、精力用于其他替代活动所能带来的收益; G代表收益 , P 来表示取得收益的概率 ,那么我们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简单地用数学式子表示成: C> G. P ,即参加投票的成本大于投票的预期收益时 ,经济理性人选择不投票;G. P > C ,即投票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 ,经济理性人选择投票。

我们在用经济理性来分析选民为什么不参加投票时 ,撇开了其他因素 ,强调的是当选民觉得投票带来的预期收益不会比参加投票的成本大 ,那么他就倾向于放弃投票这一政治意义上的“权利”,因为从经济角度看它是无利可图的行为。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现实中的投票行为的成本收益 ,看看到底是哪些现实因素 ,让经济理性人不愿意参加投票。

这里 ,我们仍然只考虑选民作为经济理性人的一面 ,撇开了他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的一面 ,暂时不谈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问题。

我们先来分析收益。经济理性人看中的是收益 ,即投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这是他们思考的问题 ,而且他们思考的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直接的好处。显然 ,在这点上 ,投票行为让他们失望了。在他们看来 ,国家政治和普通人的生活离的很远 ,庞大、复杂、精致的政治系统和他们隔着一道不容易逾越的屏障。普通公民不容易看到选举一个人大代表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什么人当国家元首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好像关系不大。美国的总统选举活动中 ,选民的投票率的变化就显示了这一点。19 世纪美国总统选举的选民投票率最高达到 80 %,1896 年以后逐渐下降。1952 年至 1968 年“战争边缘”意识强烈, ,选民们觉得总统的能力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危 ,投票率尚能维持在 60 %左右。随着世界局势的缓和 ,美国选民对手中的选票日益看淡 ,1980 年的投票率为52.6 %;1984 年为 52.9 %1990 年代更低 ,1996年为49 %,2000 年大约与1996 年持平。事实上政治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一个不可精确测量的概念 ,选举谁来组成政府 ,谁来执政 ,肯定会对选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但是影响选民生活的因素太多 ,大家往往看不到这和自己投票选举官员有什么直接的、明显的联系 ,普通选民可能会说:选举谁来当市长和我有什么关系 ,只要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能够保持足够高的薪酬水平就行了 ! 所以 ,他们并不认为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代表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的、看得见的好处 ,投票行为的预期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可以解释当前为什么很多人政治冷漠 ,不参加投票了。他们认为投票和自身利益无关 ,还不如把投票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别的 ,那样还能带来一定的收益 !

除了上述一些人觉得政治和私人生活相距遥远 ,和自己的利益没什么直接联系以外 ,还有一种情况是选民发现投票选举实际上无法给自己带来利益 ,从而选择了放弃。本来 ,投票人是满怀信心的 ,也相信投票行为和自己的利益有关系 ,但是如果投票选举出来的民意代表根本无法满足这个愿望时 ,选民就会反思当初的投票行为 ,从而在以后的选举活动中保持一种冷漠态度 ,也成了不投票的一类。比如在农村村民自治选举中 ,许多农民本来抱有极高的热情 ,希望他们投票选出来的村官真正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能够维护他们的利益 ,但是很多时候 ,事情正好相反 ,他们选出来的村官背叛了他们的利益。这对于农民的政治热情来讲无异于是一盆冷水。可以想象 ,以后他们要么睁大眼睛更加仔细地挑选 ,要么就是彻底失望 ,再也不在投票上花费心思了。这种情况就是在一次尝试以后发现投票确实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从而把投票的预期收益估计为零 ,在以后的选举活动中出于经济理性选择不投票 ,这就好像进行一次投资以后发现不能赚钱 ,以后再也不会在这个方面投资了。

以上是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投票行为 ,选民不投票就是因为看不到投票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 ,所以产生政治冷漠 ,对投票采取无所谓态度 ,在实践中容易表现为不投票。

2、当对个人投票的实际效果估计不乐观时 ,选民倾向于不投票。

很多选民事实上很关心政治 ,出于政治责任感也愿意参加投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对自己参加投票的效果估计不乐观 ,看不到自己投票对于整体结果的意义 ,从而放弃了这一权利。事实上投票选举的一个作用就是让人民感觉到这个政府是自己选出来的 ,自己在合法政府产生的过程中起到了作用 ,这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如果选民觉得自己对选举无能为力 ,他也就不那么热心了 ,投不投都无所谓。在台湾的一次会议上 ,一位国小老师在大会上抱怨:国小老师买的股票总是跌的 ,国小老师看中的候选人总是选不上。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就像股票市场 ,散户永远是赔的(确实散户有买卖的自由 ,甚至并不排除偶尔也有赢利的机会 ,正如并不排除有个别雇佣工人会偶然上升为资本家一样) ,机构永远是赢利的。散户(选民)是一盘散沙 ,他们的力量和意志得不到丝毫的体现。在所谓民主社会 ,新闻舆论被垄断资产阶级所控制 ,就像散户被机构愚弄、剥削一样 ,人民也被垄断资产阶级和政客所愚弄。当然 ,至于为什么选民觉得自己投票的影响微乎其微 ,原因也是多样的。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就是 ,在选举活动中 ,尤其是范围比较大的选举活动中 ,个人的力量很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份子 ,万分之一 ,亿分之一等 ,表面上确实是没什么影响。这也是选举的特点决定的 ,选举本来就是很多人意志的总和。但是 ,在对比十分接近的情况下 ,可能就能感受到个人这一票的力量了。例如 ,从两个中间选择一个 ,A 15580 ,B 15595 ,那么几个普通选民的投票很可能就改变了一个选举的结果!所以 ,关于个人力量在选举中的效果问题 ,应该撇开选举制度带来的影响来分析。

原因之一应该是选举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它使选民的投票从一开始就无足轻重 ,甚至最后沦为废票。比如在美国 ,联邦众议员选举采取的是以地域划块、赢者通吃的单选区制 ,这里的“块”指的是按人口增减而常常要重新划分的所谓“选区”。每个选区选派一名众议员 ,在选区内获得相对最多的选民票的候选人赢得该区唯一的议员职位。这样人们往往感到大多数选民的选票无足轻重 ,因为在每个选区 ,一般力量对比是比较悬殊的 ,呈“一边倒”,这个是民主党的传统选区 ,这个是共和党的传统选区 ,在这些区里 ,不管是少数派的选民还是多数派的选民 ,作为个人来讲在该选区内对选举的结果都是无足轻重的 ,根本无法产生什么影响 ,在这个范围内 ,谁胜谁负早已定了 ,投票还是不投票 ,投谁的票都不会影响这个选区总的结果。如果是在全国范围内 ,保守派与自由派、共和党和民主党、此集团和彼集团往往势均力敌 ,从理论上讲 ,每个选民的票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全国的选票总数的变化 ,但是在划块通吃的选举制度下 ,在一个选区内 ,个人的力量是无足轻重的 ,甚至明显可以看到 ,个人所投的票将成为废票。比如这个选区是共和党占绝对优势 ,投民主党的票有什么用 ! 在这种制度下 ,选民干脆就不投票了 !

除了选举制度上的原因使选民对自己投票的效果无信心而放弃投票以外 ,还有一些人为的、非正当的原因使选民对自己投票的效果无法把握 ,从而信心尽失 ,再也不投票了。比如一些农民在解释为什么不参加选举投票时说:反正这都是村委已经内定好了的人 ,投票只是走过场 ,还不如不投。在山西省临汾姜建仲贿选事件中 ,记者注意到这么一个事实:这些代表收受“贿赂”的直接动机并不是“牟利”,他们真实的心态是 ,投票给谁无所谓 ,如果有人“意思意思”,就顺水推舟投他一票。一位代表说“我投谁的票对选举根本没什么:影响 ,最后谁当选 ,还不是由上面定。”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史卫民说 ,目前存在一个问题 ,人大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 ,本是自下而上的选举活动 ,但现在掺杂了太多的“选拔”(自上而下)的因素。人选早就由组织定好 ,投票几乎演变成了一种既定程序。在这种情况下 ,选民当然觉得自己投票根本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 ,如果民主选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因素让选民觉得自己投票与否事实上没什么作用 ,可能也会不投票。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选民的信息有限 ,对选举的相关情况了解不多 ,估计自己不大可能很好地行使投票的权利 ,因此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投票。历史经验表明 ,信息的享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权力的控制。无论是经济活动中的博弈 ,还是政治博弈 ,信息往往决定着双方的胜负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 ,信息就是权力 ,如果政治活动的透明度不高 ,甚至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 ,普通公众获取的信息不足 ,他们参与的程度就有限 ,这样就影响了他们政治活动的效果 ,最终也就可能泯灭了参与的热情。在选举活动中 ,如果选民获得的相关信息很少 ,他们就无法作出比较满意的选择 ,因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对自己投票行为的评价 ,久而久之就丧失了热情 ,以后就可能懒得投票了。在一些选举中 ,选民连候选人是谁都不清楚 ,有的可能只知道他们的姓名、职务什么的 ,对于候选人的详细情况 ,如基本的政治观点政治理念、参政议政水平等关键问题了解很少 ,这个时候还让他们参加投票 ,他们当然会觉得这种投票毫无意义 ,要么是胡乱填一个 ,要么干脆不投票。所以 ,当选民在没有足够信息支持的情况下 ,可能对自己投票效果评价很低 ,从而放弃投票。

以上分析的是选民对自己投票效果估计过低的情况下放弃投票的原因 ,可能是选举制度上的原因 ,也可能是一些人为的不正当的因素 ,削弱了投票的价值 ,还有可能是选民不能获得相当的信息 ,从而对自己投票的效果不抱信心 ,干脆采取不投票行为。

3、当可供选择的对象区别不大时 ,选民倾向于不投票。

这点原因其实很好理解 ,就好像做一道选择题时 ,面对的选项基本是一样的 ,但是非要挑一个出来 ,会让做这道题的人觉得很棘手。当然 ,在考试时 ,是题目出得不好 ,但是在现实的选举活动中 ,我们不能为了方便选民作选择而硬性要求候选人有什么样的区别 ,这不是选举制度中的一个内容。但是 ,如果在现实中真的出现这种问题 ,选民会觉得这种选举毫无意义 ,选谁都一样 ,要么随便挑一个 ,要么就是干脆不投票。在两党制下 ,如果两党的差异很小 ,就会降低选民投票的比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选民投票比例的下降 ,是因为保守党和工党都推行“共识政治”,缩小了两党的差异;而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打破“共识政治”,骤然提高了选民的投票率。同样 ,1997 年英国大选中 ,工党与保守党的竞选纲领中不存在多少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选民的投票率又下降了。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民众的选举活动 ,他认为 ,选民作为一个公众整体已经瓦解 ,他们参加选举并不能形成某种公共舆论 ,而是被政党所展示出来的人为的公共舆论所操纵。换句话说 ,公民现在只能选择 ,而不是表达 ,那么当他面临的选择的对象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的时候 ,这最后的积极性也被打消了 ,他就可能放弃选择的权利 ,不投票。

不投票行为总体上属于一种政治冷漠的表现 ,关于政治冷漠的问题 ,学界已经有两种基本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 ,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更有利于政治制度的运作 ,因为鼓励那些对政治不熟悉 ,没有兴趣的人去参与政治 ,对社会并没有好处 ,他们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判断 ,所以广泛的政治参与也有可能给国家社会带来灾难 ,比如文化大革命时的中国 ,广泛的政治参与反而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难以平复的创伤。在这里 ,这种观点强调数量的增多并不能保证参政质量 ,多几张选票并不能代表民主做得更好了 ,一张票可以选出林肯式的人物 ,也可能选出希特勒式的人物。鉴于此 ,对于政治冷漠现象 ,对于选举活动中出现的不投票行为不值得大惊小怪。以上基本代表了精英民主主义者或政治保守主义者的民主观 ,而多元民主主义者对此深感不安。他们认为如果不参与政治 ,就没有合适的人代表他们的利益 ,政府就不是建立在最广泛的民意的基础上 ,而且广泛的政治冷漠会给那些为所欲为的人提供更多的操纵政府的机会 ,这样使民众对政府的监督变得相当困难。

对于政治冷漠现象 ,我们首先必须要承认:人们有选择对政治不感兴趣的自由。这是一个多元发展时代的正常表现 ,也是选民的权利和自由 ,任何人无权强迫选民去参与他们并不热衷甚至反感的政治活动。强迫他们去投票 ,不仅于民主无益更是对选民权力的蔑视。

但是 ,对于一个社会 ,一个国家来讲 ,我们是否对这种现象就听之任之 ,什么也不用做呢 ?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 ,就好像政治参与 ,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限度最为合理 ,大面积的政治冷漠肯定不行;选举也是一样 ,大面积的选民都不投票肯定于民主政治无益。

精英民主主义者的观点 ,认为广泛的政治参与可能会导致一些可怕的结果 ,因为普通选民的素质和能力是有限的 ,这个我们承认 ,但是是否因为这样我们就不鼓励选民参与政治活动了呢 ? 这就好像一个智商不高的小孩子 ,一开口讲话就容易结巴 ,容易说错话 ,他的父母亲是否能因此而不鼓励他开口说话了呢 ? 这显然是不行的。任何一个选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这是民主的应有之义 ,即使选民可能做得不够好。所以 ,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来讲 ,我们有责任鼓励选民参与政治活动 ,当然也包括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参加选举活动中的投票 ,这是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最常见的活动。虽然如今的选举从本质上讲不是选民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而只是一个选择的机会 ,就如熊彼得所比喻的:民主主义是一种市场机制 ,职业政治家是政策的生产者 ,选民是选择政策的消费者。选民不是自己制造政策 ,而是通过选举 ,用选票买取自己最中意的候选人。本来就已经只剩下选择的权利了 ,如果连这一点权利也放弃的话 ,那么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 ,谁来对我们自己的国家和社会负责 ?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人民缺席了 ,历史怎么办 ? 在这一点上 ,我们毫无疑问要鼓励选民多参与政治 ,充分利用自己的选举权 ,投票选举自己中意的代理人来组成合法政府 ,这样才是符合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的 ,也是最终符合选民自身利益的。

具体来讲 ,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政治冷漠 ,很多人都不投票 ,很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结果:

1、不参加投票的人可能没有被合适地代表 ,他们不主动使用自己的权利 ,将来的政府可能就会忽视他们的利益。为什么历史上为了争取投票权经历了那么漫长的斗争 ? 女人、黑人、穷人经过了那么多的困难才最终争取到了投票的权利 ,还不是因为如果不参加选举 ,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选出能够代表他们说话的代表 ,政府中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所以 ,不意识到这点 ,白白地放弃自己的权利 ,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偏偏经常不参加投票的多是一些经济上、教育程度上都不占优势的人 ,试想 ,将来某一天 ,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 ,谁来代表他们说话呢 ,谁来维护他们的利益呢 ?

2、给恶势力以可乘之机控制政府 ,最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法国2002年总统大选中 ,狂热的极右分子、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勒庞在第一轮投票中,以微弱多数出其不意地淘汰了社会党候选人、现任总理若斯潘 ,得以与希拉克一起参加第二轮投票的角逐。极右的勒庞击败若斯潘进入第二轮的原因 ,除了一些选民对他担任总理几年来的政绩评价不高 ,对政府的执政现状不满 ,社会党的竞选纲领与保卫共和联盟的主张大同小异 ,引不起选民太大的兴趣 ,以及此次总统候选人过多 ,导致选票分散等原因外 ,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还在于 ,有大约27.4%的法国选民放弃了投票权 ,在年轻人中这个比例据说更高(据法国易普索斯统计局对参加423巴黎、奥尔良、蒙彼利埃、图卢兹反勒庞游行的6万名法国青年进行的调查 ,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有37%没有参加投票) 。这些人放弃投票的理由不一而足 ,但这些理由或多或少显示了一个共同倾向:不少人对勒庞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在法国抬头的危险 ,进而言之 ,对勒庞、海德尔(奥地利自由党领袖 ,两年前曾加入联合政府)等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在欧洲大行其道的危险 ,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勒庞在首轮投票中击败若斯潘 ,让那些放弃了投票权的人们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们纷纷表示自己“有罪”,“后悔让勒庞获得机会”,于是坚定了在第二轮投票中共同参与“封杀”勒庞的决心和信心。普通选民如此 ,参加总统竞选的其他政党也是如此。面对勒庞的嚣张气焰 ,社会党、共产党等作为希拉克代表的保卫共和联盟的竞争对手 ,以捍卫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等传统主流价值的大局为重 ,很快作出了“负责任的决定”,表示要在第二轮投票中采取共同立场。在法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抗议声中 ,在欧洲和世界舆论的压力之下 ,经过法国人民的慎重选择 ,勒庞终于在第二轮投票中遭到惨败 ,极右翼势力登堂入室的丑剧以一种有惊无险的结局暂告一段落。可以想象 ,大面积的政治冷漠会带来多么危险的后果 ! 所以站在对在整个国家和社会 ,实际上也是为自己负责的立场上 ,选民应该珍惜自己参与政治的权利 ,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 不给恶势力以可乘之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政治冷漠 ,在选举活动中不投票 ,对于个人来讲是一种自由 ,但是对国家对社会来讲 ,有可能就是一场灾难。所以 ,从发展民主政治的角度 ,为了整体利益 ,也最终为了公民个人的利益 ,我们应该关注选举中不投票的现象尽量引导选民们珍惜自己手中的一票 ,用好自己的权利。

当然 ,如何来引导选民 ,积极参加选举活动这就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我们不作详细分析。因为选民不投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在选民责任感这个高度呼吁选民积极参与政治 ,参与投票选举活动以外 ,还应该切切实实地调整政府对选民参政的态度和做法 ,落实包括参与国家管理在内的选民权利 ,为选民参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人们通过参与政治活动 ,自然会逐渐明白社会问题的症结和自身政治利益所在 ,从而产生应有的政治热情 ,最终减少选举中的不投票行为。




【 双击滚屏 】 【 推荐朋友 】 【 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上一篇:广东省积极推进“分类施保”
下一篇:中心陈伟东教授等研究人员应湖北省民政厅邀请研讨湖北基层民主发展报告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本站声明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 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
    • 刊载此文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以作参考
    •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与中国城市社区网无关。
 
 

Copyright © 2005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社区网 网站制作:武汉互联网络研究中心 管理入口
地址:武汉珞瑜路100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邮政编码: 430079
电话:027-62188765 E-mail:webmaster@cucc.org.cn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湖北“十一五”社区建设应重点解.. 下一篇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运作体系的..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