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社区服务业与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2014-12-13 20:47:12 来源: 作者: 【 】 浏览:34次 评论:0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多种需求,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性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性、福利性和商业性服务的活动。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城市经济的发展,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社会投资、社会资源整合有了新的领域,社区服务业发展加速,社区成为城市新的就业场所。

社区服务有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商业服务三种,其中无偿服务主要是民政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福利性、公益性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低偿服务主要是政府支持的、由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是在居民区内楼前屋后开展的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型服务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小区居民;商业服务主要是各类服务企业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服务对象是社区内居民家庭和各类组织。社区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重要环节,具有多种优势。

1、区位优势。社区服务主要是在城市开展(故又称为城市社区服务),受城市经济、文化辐射最强,社区服务业具有人力、物力、财力、科技、信息、交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2、社区服务组织易于开办、运转灵活。社区服务组织一般是中小型组织,易于创办,经营灵活,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其技术要求不高、资金投入少、劳动力容量大。

3、社区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社区服务需求空前增长,需求群体快速增加,其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化带来人口向城市社区聚集,收入增加带来需求结构变化(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甚至向小康富裕型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带来医疗保健需求和家政服务需求,单位制度解体带来居民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社区化,等等。

4、分工优势。社区服务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容易干的、照顾不到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愿意干的、利润低的,社区迫切需要的、零散的一些门类和行业纳入自己的服务轨道,与其他企业形成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分工。

5、享有独特的制度安排优势。社区服务得到鼓励优惠,1995年以来各地政府实施再就业工程,通过税收优惠和资金扶持等手段,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i]

6、社区服务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中的流通类产业比重就相对较低,而服务类的比重就相对较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服务类的比重比较低,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服务及个人服务的比重,无论是与国内其它的服务行业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的社会服务及个人服务相比,其比重都比较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中国是4.3%,美国是31.5%,日本是23.5%,德国是29.4%,英国是30.1%,法国是35.0%,意大利是25.7%[ii]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中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的比重会不断上升。

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上升。2000年,我国一些城市的市区,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接近和超过50%,上海是51.6%,宁波是46.8%,北京是59.6%,南京是50.9%,杭州是51.6%,武汉是49.1%,在一些城市的中心城区,甚至达到70%左右。[iii]

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中社会服务业发展迅速。19911999年,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及其构成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增加值由1991年的447.3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2893.7亿元,增长了6.47倍,居于榜首;同期,交通仓储邮电通信业增长3.16倍,批发零售餐饮业增长了3.31倍,金融保险业增长了3.76倍,房地产业增长了4.15倍,教育文化业增长了4.61倍。1991年社会服务业增加值的构成为6.2%1999年为10.7%19991991年相比,上升了4.5个百分点,上升的幅度居于榜首;同期,金融保险业上升了0.1个百份点,房地产业上升了0.6个百分点,教育文化业上升了1.5个百分点,而交通仓储邮电通讯业却下降了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餐饮业下降了3.3个百分点。[iv]

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处于上升势头,原因之一在于社区服务信息网络提供了居民需求转化为现实供给所需要的中介条件:服务技术的网络化、服务方式的组织化、服务过程的制度化;即建立服务技术支持网络,实现供求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服务方式的组织化运作,创建快速反应机制,迅速便捷地满足顾客需要,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有了制度保障。

供给的实现,必须解决供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服务技术支持网络,实现服务技术支持的网络化。目前,许多城市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求助网络(包括电话网络和电脑网络)实现供求信息的直接沟通。许多城区基本上都建立了“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大体系、四级网络”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形成网络化、组织化的服务运作体系。“一个中心”是指市政府、区政府、街道都普遍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建立社区服务站;“两支队伍”是指社区专职服务队伍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三大体系”主要是指社区服务的管理体系、服务求助体系和设施服务体系;“四级网络”是指市、区、街道、居委会形成既独立又相互联动的服务网络。服务网络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辖区居民只要走进任何一个服务网点或者只需要拨通电话,报清楚自己的服务需求和家庭地址,信息服务中心(站点)就会迅速联系相应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便捷、灵活的沟通机制降低了供求双方信息搜索成本,使许多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参见案例)。

案例  81890社区非营利组织[v]

81890社区服务信息平台是由宁波市海曙区政府投资72万元兴建的,81890作为信息中介,直接收集居民服务需求信息,直接沟通服务企业。200181881890正式运作,至20028月,加盟的81890服务企业有500多家。

81890的运作机制图

 居民 — — 81890 — — 加盟企业       

其具体运作程序为:(1)居民有了某种服务需求,通过电话或者网站告知8189081890马上将用工信息通知加盟企业;(2)加盟企业按居民的要求提供服务,服务完毕后,通知81890;(381890向居民征询加盟企业服务情况,据此来监督服务企业。

作为服务中介,81890与加盟企业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同时建立质量回访制度。81890通过接受居民对服务价格、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守约程度等评价,来综合评价服务企业的业绩,向社会推荐信誉良好的企业,解除与失信企业的关系。81890正是依托加盟企业,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生活服务,使市民服务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20028月,81890累计解决市民求助事项53274件,服务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9.8%; 至20028月,81890服务网站“点击量”达到129192人次。仅20028月份,81890解决市民求助事项6278,其中事务类求助为120件,占总数的1.9%,生活、咨询服务类求助为6041件,占总数的96.2%;法律咨询为117件,占总数的1.9%;服务率为100%,满意率为99.9%

社区是就业潜力很大的行业,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主要场所,社区服务业可以增加城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

从理论上讲,社区服务业是就业带动力比较大的第三产业,其主体——社区非营利组织也是就业带动力比较大的经济类型。(1)第三产业历来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按我国1996年的水平计算,我国第三产业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同量资金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4倍。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社区服务业是就业潜力很大的行业。(2)社区非营利组织是就业带动力比较大的经济类型。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经济类型主要是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我国,具有较高就业带动力的经济类型有城镇个体经济、农村个体经济、股份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以19931994年为例,上述几种经济类型每增加百万元总投资,可依次增加261.7175.637.927.7个就业岗位。[vi]

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就业发展的主渠道。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雇用了近1900万个的“全职工作人员”,就业人员增加迅速。19901995年,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的非营利组织就业平均增长24%,占总就业增长(380万个新全职工作岗位)的40%,非营利部门的就业增长速度与总就业增长速度之比是31;以色列、日本和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就业平均增长21%,占这些国家1600万个新增“全职工作量”的11%[vii]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就业人数由1975年的237.6万人上升为1986年的343.5万人,增长近1.5倍,1991年增长了1.7倍达到405.6万人。[viii]

80年代中叶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增长最快,特别是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发挥了就业主渠道作用。据统计,在19921997年间,就总量而言,中国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同期全国新增从业人员4046万人,而且还吸纳了其它产业转移的1628万人,5年间新增就业岗位达到5674万个。近几年,我国城市第三产业正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2000年,在一些非农业人口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超过50%[ix]其中,社区服务业安置下岗职工人数达到了当地下岗职工总数的20%以上。例如,近5年来,上海市通过社区服务,直接或者间接安置了30多万个待业人员;1999年,街道社区服务组织登记注册的40.8万名下岗待业人员,通过社区服务就业的就有17.3万人,约占登记注册总数的42%[x]武汉市从事社区服务业的在岗人员也已经达到9.2万人。[xi]截至20023月底,湖北省社区服务中心有1539个,安置下岗职工93174人。[xii]

即便如此,社区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还会不断上升。社区居民需求缺口大,远未饱和,社区居民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即社区居民有服务的需求,而服务主体不能提供)或者是居民对现有的服务仍然不满意。据调查,目前需要社区服务的家庭占总数的34.1%,其中,只有16.7%的家庭得到了服务,还有17.4%的家庭处于等待状态。按此粗略计算,城市中各项服务累计可以提供大约200万个临时就业机会,尚空缺100万个。以此推算,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43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社区服务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应该在1500万个以上;若加上192个中等城市和400多个小城市,社区就业需求潜力就更为巨大。这个判断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相一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和青岛7个城市中,有70%以上的家庭需要各种服务,其中,近240万户居民家庭目前得不到家电维修服务,127万户居民得不到房屋维修服务。社区服务累计可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空缺的就业岗位超过1100万个。[xiii]因此,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

伴随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社区将成为居民就业的重要场所。社区就业人员主要包括社区组织中的就业人员、社区服务机构中的就业人员和其他非营利组织中的就业人员。

第一,社区组织中的就业人员。他们包括:(1)社区自治组织人员。社区自治组织一般由57个人组成,例如湖北省共有2921个社区,按57人推算,能够安置1460520447人就业。(2)下派社区的政府公务员、社区干事等。例如武汉市下派社区的政府公务员有3人(民警1名、市容监察队员1名、特派员1名)、社区干事3人(低保工作干事1名、计生工作干事1名、外来人口管理干事1名),以6人计算,武汉市1029个社区可以安置6174人就业。(3)社区内其他组织的就业人员。这主要是社区卫生保洁队员、社区治安联保队员、社区文化站的服务人员、社区医疗站的服务人员、社区门卫等等,这一类就业人员的多少与本社区的经济实力、管辖地域的大小等相关。经济实力雄厚、社区辖区面积较大的社区,此类就业人员就会比较多。武汉市硚口区的发展社区2000平方米的房产安置了7名下岗工人、宁波市海曙区的澄浪社区安排卫生保洁队员13名。(4)社区门店就业人员。社区居委会出租门点,个体经营者经营,社区门点越多,就业人数也越多。宁波市海曙区的澄浪社区共有65个门点,如果以每个门点3人计算,则可以安置195人就业。概括起来,受各个社区经济实力和管辖范围影响,社区组织就业人员在有的社区可达几百人,最少的也有几十人。武汉市发展社区有466人(其中组织成员6人、干事6人、联保队员12人、保洁员7人、门卫8人、文化社工2人、门店就业者425人),井南社区有101人(其中组织成员5人、干事6人、联保队员6人、保洁员6人、门卫5人、文化社工1人、门店就业72人),水厂社区有47人、变电社区有71人。[xiv]

第二,各级社区服务机构就业人员。2000年,我国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量已达到181444个(其中社区服务单位为12674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有451567个,[xv]这些服务机构安置了大量人员。笔者在湖北黄石市红旗桥街道的林红钟点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目前共有管理人员11人,职工220多人。四川省万源的市级社区服务中心,解决了71人的就业问题;其他的社区服务中心(站)解决城市贫困户子女就业41人,残疾人就业24人,优抚对象困难户就业412人,安置下岗职工1186人。[xvi]

第三,其他社区非营利组织中的就业人员。有的社区非营利组织采用了社区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化运作方式,它们通常是信息中介型的非营利组织,主要从事信息的采集和传播,它们常常与服务企业通过某种形式结合起来,共同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例如,宁波市的81890信息平台就是这样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到20028月,加盟81890的服务企业有500家,就业人员从20018月的4810人迅速增加到20028月的11580人,其中吸收失业人员4238人;加盟的10家服务企业就业人数变化如下:系统建立前(200118月)就业人数为375人(其中下岗职工为227人),系统建立后(200218月)就业人员增加到903人(其中再就业的下岗人员552人),增加528人,增长140.8%[xvii]

 

总之,社区服务业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社区角色,使社区不仅成为居民生活共同体,而且也成为新的就业场所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



[i]陈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第17217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ii]罗德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第27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iii]根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编的《200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第145149页的资料整列而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iv]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的第5354页的资料整理而成。

[v]81890是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建立的面向整个宁波市区的社区服务平台。由81890市民求助热线和中国宁波“81890服务网站”两部分组成。81890宁波话谐音为“拨一拨就灵”。案例资料参见《81890月报》,第7期,第1页。

[vi]陈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第25930516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vii][美]莱斯特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第791011333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2个国家是指奥地利、爱尔兰、比利时、荷兰、芬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捷克共和国、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美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

[viii]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第28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ix]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编:《200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第6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x]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第1756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xi]武汉市《楚天金报》2002666版。

[xii]《湖北日报》200210236版。

[xii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体制改革》,2002年第2期第80页。

[xiv]这是笔者在上述社区调研获得的数据。

[xv]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第1531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xvi]《城市街居通讯》,200年第7期第14页。

[xvii]这是笔者在81890调研时得知的数据。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慈善超市”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初探 下一篇城市社区服务发展取向的争议与今..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