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中国公共产品严重短缺
2014-12-12 15:03:15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次 评论:0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被誉为“世界工厂”,中国为世界提供丰富的消费品。然而,中国人自己对生活环境、教育、医疗、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需要却远远得不到满足。有学者认为,这和社会转型及公共财政发展相对滞后有关,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认为这个现象背后牵涉的是社会公正的问题。

  中国《经济参考报》一篇特稿指出,过去3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也是公共产品短缺效应空前放大的3年。

  公共产品为众人共享,也称公共服务,是经济学的概念,一般指国防、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教育、环保、基础建设。

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公共产品短缺的原因,是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

  他解释,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个人对公共支出的比例也会增加。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后,个人在维护自身生活环境以外,对公共环境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例如,过去人们骑自行车,现在乘汽车;过去老百姓在自家里种花,现在追求花园式的小区、花园式的城市。而汽车,以及花园式小区就需要到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支持。

  毛寿龙说,从“自我服务”到公共服务,这也涉及观念的转变:人们从原本的自我服务,转换为以付费、交税的形式让政府提供服务。但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从原来的投资型政府,完全转变到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服务型的政府。

  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人们依然不能享有优质的交通设施、水资源、电力供应、教育等公共产品与服务。城市交通长时间阻塞、定期停电、医院与学校设备陈旧落后等,都是公共产品短缺的表征。

有关“社会公正”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审视公共产品短缺的现象。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以及贫富两极化,都使公共产品短缺的现象更为凸显。

  此外,中国社会流动趋势加剧,但影响流动人口平等享有公共产品的障碍,如教育、社会保障、户籍、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因素大量存在。

  中国各大城市仍多方限制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即使在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也常常依据权力和经济能力的差异而分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河北省东光县实验小学上个月在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学校只招收“县城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子女”,不符合条件者一律拒收。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公共服务与以人为本 下一篇“居改非”── 影响社区安宁的一..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