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个性化:社区教育的价值所在
2014-12-12 15:02:21 来源: 作者: 【 】 浏览:20次 评论:0

摘要:
    
个性化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对于社区教育而言,让每个社区都能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是新世纪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从社区教育个性化的内涵、存在的根据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个性化是社区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区教育个性化价值

 

    当代哲学的主流是探求和高扬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已经成了当今的时代精神,强调个性化也正是这一主题的价值所在和根本表现形式。另外,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每社区又都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个性特征。挖掘社区教育的个性及其发展规律,根据社区不同的个性,施以适宜的个性化教育,以此促进每个社区教育富有个性的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当代教育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走个性化的社区教育之

    
一、何为个性化的社区教育

    
在我们鼓励社区发展个性化的教育实践时,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这种教育实践或经验背后蕴含的教育原理或教育哲学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必须自觉地从教育哲学这一最高层次的教育理论上清醒地把握我们的教育实践。为此,个性化社区教育首先必须回答如下问题:个性究竟是什么?何为个性化的社区教育?个性化社区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怎样根据社区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适宜的教育?如何根据社区的个性特点选择社区教育的发展之路,使其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极为复杂但又亟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便构成了个性化社区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要了解清楚个性化社区教育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个性?所谓个性(personality)一词最初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其后是指演员本身和他所扮演的角色。个性不仅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的研究对象。通常而言,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内在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就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哲学上的个性则是指事物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事物具有丰富多彩特点的根本所在。
那么,如何理解个性化社区教育呢?笔者以为,个性化社区教育就是指社区教育受教育、经济和社会环境所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特征的总和,是社区教育和经济、社会相交叉而表现出来的多重特性,是以能满足社区整体发展需要,使其每个社区的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个性化社区教育的特性是能满足该社区整体发展需要,而个性化社区教育的目标是使社区的个性潜能获得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具体而言,个性化的社区教育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在大教育系统内,社区教育应当有自身的特点,维护自己独特的个性。二是强调在实践中,社区教育应当展现自己的个性。三是强调社区教育个性的发展要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以一种灵活的姿态来应对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以变化应变化。

    
二、个性化社区教育的立足点

    
当今时代,个性化已经变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和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其关键因素就在于以往我们对于个性化的忽视。那么,为什么社区教育也要强调其个性化呢?或者说,个性化社区教育究竟有哪些现实的依据呢?笔者认为,强调个性化社区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
立足点之一:社区教育本身的个性化。社区教育本身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于其它教育类型的特殊个性。比如社区教育有着明显的六项特性:①开放性:社区教育向全民开放,不受资格的限制。②整体性:社区教育联系一个人一生中所有的教育活动。③连贯性:社区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完整。④统协性:社区教育可以对各种教育资源统筹协调。⑤弹性化:社区教育可以为不同对象实行弹性化教育。⑥生活化:社区教育融合社区发展与生活、工作相结合。这些都是社区教育个性化的最根本特性。只有把握住社区教育本身的这种特殊性和其运行规律,才能够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与其它类型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真、善、美的根本目标。

    2
立足点之二:我国国情的实际需要。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的地区,如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存在着很大的经济、文化差异,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同时,不同的社区成员之间也存在着技能水平和知识基础的差异。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与统一性,在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和变化发展日益迅速的当今时代,不利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它也难以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不利于调动积极性,难以使社区教育更有特长、教学更有特点、发展更有特色。因此,实现个性化社区教育,则可以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社区成员以及社区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3
立足点之三:社区教育环境的个性化。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对社区教育有不同的需求。也就是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不同的社区教育;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不同职能的社区教育;不同的经济文化环境造就不同的社区教育。因而,社区教育便具备了地域个性、职能特质和文化特色等个性特点。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些以大型企业为中心形成的社区,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一些由企业创办和管理的普通教育面临新的选择,企业将不再包揽各种教育,而建立社区教育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是一条可行之路。

    4
立足点之四:城市发展的个性化。个性化社区教育是城市发展个性化的必然选择。第三次城市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居民生活高度社区化。这种社区化主要通过 3种形式而实现:一是亚文化社区,二是居住空间社区,三是虚拟社区。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以及满足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的需要,居住区社区将得到迅速发展。人口的加速流动和迁移,将导致城市亚文化社区的发展;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工作时间的减少,休闲时间的延长,为开辟网上虚拟社区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3]现代城市发展首先趋于个性化,人们沉积已久的个性化的需求正在不断得到满足,个性化是信息社会最为明显的特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地球在不断的"变小",人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化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更便捷的得到实现,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5
立足点之五:社区自身的个性化。社区自身的个性特色决定了必须实行个性化的社区教育模式。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社区自己特色。不同个性的社区所进行的社区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自身的许多倾向性特征。这些倾向性会表现在社区教育的类型、内容、形式、模式、目标等诸多方面。同时,社区发展水平不一样,对社区教育需求的强烈程度、需求的内容和类型也都不一样。比如,作为社区基本类型的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城乡结合部社区(如右图所示),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迥然不同的,所采取的社区教育形式也具有截然不同的个性色彩。因此,个性化社区教育是社区自身内在和外在条件的一个综合反映,是展现社区本身魅力的鲜明特质。

    6
立足点之六:社区成员需要的个性化。笔者认为,社区成员的个性需要通常包括五个方面的需求内容(如图所示),即生存的需要、社区认同的需要、社区互动的需要、个性成长的需要、实现个性的自我。这五需求各自的基本含义为:
    
生存的需要(Existence):是社区成员进行基本的经济活动的最低需求,如吃、喝、住,这也是社区成员其它需求的基础。
社区认同的需要(Acknowledgment):是指社区成员获得社区的归属感和必要的人际交往,被社区和社区内的其它成员所接纳和认同的需求。
    
社区互动的需要(Interaction):是指社区成员在满足前两项需求的前提下,希望社区提供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的需求。
    
个性成长的需要(Growth):是指社区成员出于工作、生活或自我满足的需求,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挖掘个性潜能的需求。
    
实现个性的自我(Self-Actualization):是指社区成员接受社区教育或是其它教育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实现个人的自我追求和理想,这是社区成员最高层次的需求。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社区成员的个性需求层次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同时也遵循挫折——倒退这一模式。也就是说,社区成员只有在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当较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求上,这就是挫折——倒退的需求模式。
    
在这五种需求中,社区教育要帮助社区成员解决的,主要包括三种需求:社区认同的需要、社区互动的需要、个性成长的需要。因此,只有把握住社区成员的这种个性需要规律,才可能有针对性的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要,这是开展个性化社区教育的必然选择。

     7
立足点之七:社区成员自身的个性化。受教育的人本来是有个性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够照顾到其个性,教育的效果将比不考虑个性获得更大的意义。因此,个性化社区教育必须强调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全体社区成员的潜能。它首先应当把人看作是自然和社会的主宰,从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出发,去求得人的发展和完善,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动性,从而扩展人的价值,直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高价值。这就要求要考虑人的所有个性化特点,包括个体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个性的“闪光点”,以及成员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等等。
    
通常而言,社区成员的个性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需求的个性化定制。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及其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个性化需求是首要任务。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育的互动性。第二是教育方式的个性化定制,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实时、互动,互联网为个性化定制信息提供了可能,随着网络互动电视的发展,消费者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节目的随意点播,而且还会促使个人参与到教育节目的创意、制作过程。第三是对个性化教育的需要,社区成员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社区也不仅仅是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范围,而是社区成员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社区教育的整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
    
所以,社区教育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在的教育因素能否内化为社区成员内在的建构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比传统社区教育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是决定社区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把握好社区成员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深入挖掘社区成员不同的个性需要,把这些因素都纳入到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之中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个性化:社区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个社区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个性化就成为社区教育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社区教育的一个基点
    
社区教育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往往与一个社会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期望和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从社会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期望和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社会非常重视社区的个性化教育。如何使社区教育能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乃是社区教育一切工作的中心所在。因此,社区教育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个性化,即寻找出缘于经济和社会又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个性,这是关系到社区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个性化——社区教育的一种动力
    
因为个性化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任何一事物,只有保持它的个性化,才能够保持它的生命力。对于社区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它只有创造出自己的独特个性,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并且不断地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社区成员需求的变化,对自身的个性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和发展,才能使自己不落入俗套并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因此,个性化是不断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种不竭的动力,关系着社区教育的前途和命运。

    3 
个性化——社区教育的一种归宿
    
社区教育以人的个性化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的个性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提,同时又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那么,个性化社区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充分发掘社区的个性潜能优势,建设一批个性化社区,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职能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以此推动社区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互动发展,使社区教育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持续、快速、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为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进程而努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第一,要创办特色社区。充分认识到自己社区的特色,根据社区具体的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及社区成员的志趣,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进行有特色的社区教育活动,走出一条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社区教育发展之道。
    
第二,要构建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社区教育个性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每个社区应当在综合分析当地社区优势、教育资源和社区成员的身心发展、兴趣、能力与个性需求的基础之上,重点开发适合本社区的特色课程,让社区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同时,要根据社区及其成员个性需要的变化不断地加强和调整社区课程资源的建设,使社区教育课程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地域性。
    
第三,要塑造个性成员。个性化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还在于人本身,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个性化需要、发展社区成员的个性化人格、实现社区成员个性化的自我发展,这是个性化社区教育的最高准则。社区教育满足社区成员、社区成员满意社区教育、并且社区能够培养出具有“真、善、美”人格又极具个性潜能的社会人,这是个性化社区教育的根本追求和价值所在。

    
四、结语

    
个性化社区教育是关系到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依托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努力建设个性化的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社区教育,不断的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个性化需要,达到促进社区全面进步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化社区教育的一条重要的战略。因此,重视与社区发展有关的特色优势,走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之路,是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今后社区教育需要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月第1
    2
.杨少鸣,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关系研究,社区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9香港)
    3
.石磊,教育经济与城市革命,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年第50
    4
.叶忠海主编,社区教育理论丛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5
.董华主编,社区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孩子的行为是成人道德的投影 下一篇学习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