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群众满意才是硬道理——武汉开发区六大社区建设纪实
2014-12-12 15:15:32 来源: 作者: 【 】 浏览:61次 评论:0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7月15日电 (徐金波 杨开华 吴晖)有一片新区,持续快速的变化发展令人称奇;有一种实践,坚定执着的探索追求给人启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已任的新区,在短暂的十多年建设历程中,展现出持久旺盛的发展活力。同时,影响第二轮创业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如何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与不断提高区内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的现实需要统一起来;二是区内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妨碍着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亟待淡化以至消除;三是如何在加快发展的使命与发展空间的局限性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对此,开发区的决策者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作出了重要的战略抉择——筹措资金,拆除星罗棋布的数千户零散农居,统一兴建达到现代化标准的还建小区。决策一经作出,实践中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开发区人以创造性的实践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满意。

  如今,走进武汉开发区,一片片各具特色的还建小区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与鳞次栉比的工业厂房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绿化广场和雕塑小品相映生辉、分外协调,原来农村贫穷落后的景象旧貌换新颜,农民们谈起现在的新生活,不仅仅是满意,更增添了自豪。谁能想象,这一幕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历史性变化,仅仅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

  作出超前决策组建专班推进

  开发区经过十年发展,跨入新世纪后,一方面,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至1999年底,批准企业即接近1000家,合同投资总额达279亿元,步入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急需扩大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开发区在创业之初以工业发展为主,农村发展滞后,形成鲜明反差,以2000年为例,当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2亿元,而农业总产值尚不足5000万元。而以征地拆迁为契机解决好农民问题,正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往的模式是征地后给予适当补偿,农民在拆迁线外靠后自建住房。这种模式操作起来压力轻、难度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利益,但不利于长远规划的实施,留下的隐患极大。自建住房拼凑而成的小区建设标准难以提高,配套设施难以完善,乱搭乱建难以控制,管理体制难以形成,居民就业难以安置。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分明的“二元结构”并未根本改变,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新农村”。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靠后安置的住房又逐步沦为“城中村”,要二次拆迁甚至三次拆迁,先前建华、蔡家、曹庄三村就有800余户二次拆迁。是避重就轻、顾及眼前,等“城中村”形成之后再来仓促应对,还是从一开始就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将“城中村”现象在开发区消弭于无形?答案不言而喻。2001年5月,开发区将下辖两街合并为沌口街后,开发区领导带队先后赴长春、大连、合肥等地考察调研,经过慎密研究,统一思想认识。

  2001年8月7日,武汉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作出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决定。为推进社区建设,在2001年9月,沌口街便成立了社区建设指挥部,协调还建工作和劳务关系。2002年3月,在原洪山村土地上,数千农民群众和建设者满怀兴奋和热情,冒雨参加了兴建滨湖小区的开工仪式。春雨滋润着生命和希望,也给开发区农民带来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社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后,沌口街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及后勤人员全体动员,组织了300多人的工作专班,分赴十四个村摸清实情并宣传动员,组织拆迁入住。街党委书记宗贤亮坦言,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工作专班倾尽全力,放弃节假日,不分昼夜开展工作,从组建以来直到2003年底工作基本完成,仅在春节期间休息过几天。

  潮海村委会副主任熊师彦介绍,该村有250户共计1200多居民。在2001年6月,该村即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了首次动员,在测算拆迁面积及分配住房进程中,先后召集了四次群众代表大会进行了广泛动员,并对测算及分配结果多次张榜公布,群众点了头、签了字才生效,对此群众普遍表示满意,给予了充分配合。早在2002年7月测算结果确定后,就有群众开始自行拆迁。在2003年1月正式动员拆迁时,原定两周拆迁完毕,实际上仅仅只用了一周时间。像潮海村这样顺利的情况是不是特例?记者多方调查、反复追问,得到的回答是:“政策得人心,党员带了头,各个村在拆迁还建中都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严控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进度

  检验一项工作的效果,不仅要看动机,更要看实绩。社区兴建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工程质量。在“豆腐渣”工程并不鲜见的社会背景下,尤其如此。对此,承担社区建设的武汉经开建设工程公司采取了种种举措。该公司总经理喻中奕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首先是区街领导和主管部门评审选定了具有雄厚实力的武汉建筑设计院和总后设计院作为规划设计单位,为高标准建设六大社区奠定了良好基础。六大社区个性鲜明,与周边环境及人文景观相适应,容积率为1.2左右,绿化率达30%以上。小区水、电、电讯、管道煤气和宽带网络一应俱全,达到了智能化小康社区的标准;其次是坚持对社区建设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并请区监察局和街人大对招标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确保了施工队伍资质;三是制定了多种管理措施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奖罚控制,除坚持施工单位自查、社区间互查外,经开公司每月对各社区工程进行一次大检查,此外还多次请武汉市质监站来区进行拉网式大检查,确保了工程质量;四是坚持工程造价审计,开发区监察局指派了四家审计机构对工程造价及管理帐目跟踪审计,逐月汇报,审减资金8500多万元,有效保障了资金的合理使用。谈起工程质量,喻中奕自豪地说,整个社区工程建设中未出现一例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优良工程达80%以上,其中建华社区二项及薛峰小学工程获得“黄鹤杯”,碧湖新村社区两项工程被评为湖北省主体结构优良工程。

  六大社区建设规划投资11.61亿元,建设工程自2002年上半年全面启动,至今年7月份,薛峰、永久、滨湖、碧湖新村、万家湖、建华六大社区全面竣工,开发区90.7平方公里辖区内的7359户散居农户一次性安置到位。

  整个拆迁工作于2003年年底全面完成,总拆迁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涉及人口32424人。拆迁腾出的土地仅宅基地就达6000亩,如果算上房前屋后占用的空地,腾出的居住用地超过一万亩,而六大社区总占地仅1500亩。六大社区共完成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其中统建楼358栋总计111万平方米,学校3所、幼儿园2所、含4栋别墅式住房和1栋公寓式住房的福利院、20多处管理服务设施共计9万平方米。考虑到分户因素,应入住总户数达10501户,到目前已有90%入住。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耀源深有感触地说,兴建还建社区不乏先例,但像武汉开发区这样大的规模和这样快的进度,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及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都是极为少见的。管委会当时作出这样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决策,面临的资金压力极大、工作难度极大。但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这一果断的决策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加快了开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这一决策不仅有效防范了城市发展中的顽疾——“城中村”的问题,也极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为开发区及沌口街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

  完善保障机制做好安置工作

  伴随着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再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分管农村工作的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谭北伟谈到,在搬迁入住后,为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失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开发区建立了各项保障机制,首先是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在征地和拆迁方面的利益。一是采取预征的形式,将征地拆迁资金超前到位,另外,开发区每年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由财政列支,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作为对农民征收土地的补偿;二是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5平方米,高于国家规定的小康标准,同时还建房的价格还控制在拆迁房价格之下;三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累计给予农民1亿元以上的二次补偿。其次是建立就业保障机制。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农转非劳动力就业。一是一次性发放每人6000元的安置费,到目前共安置15331人,发放安置费9198.6万元;二是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入区企业同等条件优先使用本地农转非劳动力;三是政府每年支出700余万元,结合开发区环境养护、清扫保洁、保安、社区服务等工作,解决了“40、50”大龄农转非劳动力约700人就业;四是建立劳动服务中心和劳动服务站,2003年即组织临时就业4550人,劳动收入达4000余万元;五是每年从财政列支100万元建立专项资金,对35岁以下农转非人员进行免费就业培训;六是以优惠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到目前为止,开发区累计安置农转非劳动力就业9727人,达到了户平1.5人就业。由于措施有力,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迅速,到2003年,人均年收入达到5500元以上,是1994年划归开发区管理前人均收入的5倍以上。户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此外,开发区还通过多种措施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实行一体化,使所有开发区居民基本享受同等待遇。

  现住碧湖新村社区39栋的辛永木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道出了入住农民的心声。他向记者说到:“我家里一共有7口人,以前住的是祖辈在40年代修建的老平房,经测算得到2万多元的补偿,加上人平2000元的过渡费、人平6000元的安置费以及每亩1000元的土地收益金,在按政策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及一套一室一厅住房后,还节余了两、三万元进行了简单装修并添置了家具。拆迁前,全家靠种地为生,年收入不超过7000元。现在,三个女儿都在开发区找到了工作,儿子则在江汉大学机电学院就读。我自己在村里组建的劳务队里工作,一个月能挣一千多。比起以往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两脚泥的日子来,真是新旧两重天。”

  同在碧湖新村社区的辛汉昌补充说:“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费要居民掏腰包,而我们社区的物业管理费却全部由区街两级财政支出了,居民不用花一分钱。除此之外,村委会还从出租厂房和门面的收入拿出一部分,给予全村每人每月5元的水电补贴,并给年满55的男性和年满50的女性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贴。现在,大部分居民虽说并不富裕,但生活上也没有困难。拆迁后全村都住进了一个社区,邻里的亲情延续下来,平常串门时谈起现在的生活,大家都感觉有奔头,好日子还在后头。”

  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确实难。在武汉开发区六大社区建设中,涉及七千多户数万居民拆迁入住,却波澜不兴,原因何在?前来考察过的一位资深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大的困难也能化解。”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武汉开发区,城市形态实现了跨越式的变化,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城市规划政务公开的探讨及武.. 下一篇武汉开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新模式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