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社区论坛:培育公民意识的大舞台
2014-12-12 15:25:58 来源: 作者: 【 】 浏览:34次 评论: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关社区的社区论坛最初兴起于该社区德兴村5号门栋。5号门栋原是撤迁还建楼,居住着15户50多名居民。因各家各户抢占楼梯走道和拐角处,乱堆杂物,生炉子,楼道里搞得一塌糊涂,邻里之间也因此而相互指责、埋怨。

针对这种情况,居委会利用社区广播板报、墙报、致居民一封信等形式,开展“我与环境大讨论”,在居民中间开展“新房环境是谁破坏的”、“如何做到门里门外一个样”的讨论,鼓励居民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公共论坛和公开对话,让居民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自我批评中修正行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居民们自己动手清理堆放在楼道的杂物,有的居民还自己掏钱买来花草装点楼道、阳台、窗台。渐渐地,居民们养成了公共意识,邻里互助活动也悄然兴起。

居委会从5号门栋公共论坛和公开对话活动中获得了经验,并着手在整个社区范围内“克隆”和推广社区论坛经验,扩大论坛参与对象,由过去的“纯居民”扩展到“单位居民”、驻社区单位,论坛内容也从原来的人居环境扩展到所有的社区事务和社区公共问题。

武汉关社区论坛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5年的历程,小到社区存在的问题,大到国内外新闻,只要是与居民利益相关,人们都愿到社区论坛论一论。通过论坛,居民的社区意识逐渐得到了提高,一些实际问题和矛盾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解决。

从武汉关社区论坛的参与主体、实现目标手段及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它完全符合社区治理的特点,因此,社区论坛可以说是武汉关社区进行社区治理的一种新方式,也是当前社区自治中的一个亮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武汉关社区论坛有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对论坛召开的原则、参与主体、议题确    定、意见的运用和反馈及其参与者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规定。社区论坛遵循平等参与原则,参与论坛的人员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论坛实行民主协商原则,参与者通过民主协商,达成共识;论坛的规则、议题、过程、结果都会及时在社区公开;论坛实行“一事一议”,每次论坛都讨论社区中最新发生的实际问题,注重实效参与论坛的主体包括社区内常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和辖区单位的代表。

论坛原则上考虑社区成员(辖区单位和居民)反映最多、最关心的问题以及社区重大事务;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成员代表大会和协商议事委员会经常通过议题建议表、走访等形式,了解社区需求,征求社区成员对论坛议题的建议;每次论坛活动前7天,社区组织通过协商确定本次论坛的议题;每次论坛活动前5天,社区居委会发出公告,公布论坛主题、时间、地点。

每次论坛活动后,居委会及时形成论坛纪要,并在一周之内向社区公示;论坛提出问题涉及部分居民切身利益时,应与其进行协商,取得共识;论坛所提出的问题如果社区自身能解决的,由社区及时解决并对相关实施情况进行公示;需政府部门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政府部门的处理结果也应及时在社区内公布。

为了保证论坛的合法性,该论坛明确规定论坛要依法论事,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反映问题,不得利用论坛恶意攻击党和政府;彼此尊重参与者的民主权利,不得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社区论坛功能多多

在创立社区论坛之初,也许居委会和居民们只是想平息简单的“楼道风波”,可是不曾想到,在社区论坛发展的这几年间,论坛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已经大大超乎人们想像。

社区公共空间是指人们利用社区内外的资源建成的、足以使社区成员将它视为适宜讨论关乎大家的各种需要和采取必要相关行动的场合,如居委会办公场所、社区健身场所、公共绿地等。它不仅包括物理意义上的固定的实体空间,又可以包括表现为各种公共活动形式的虚拟空间。而社区论坛正是弥补了有些社区物理空间的有限,拓展了社区的虚拟空间,它不仅具有帮助社区成员进行利益表达的实际功效,同时为社区成员介入公共生活而形成新的公共生活习惯提供可能。

社区论坛的发展也集聚了一些社区积极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亲自参加了社区论坛,参与讨论关系社区居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在关于环境整治中,将水产品市场拆搬利弊问题上,社区积极分子对拆除水产品市场后部分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提出很好的建议。

依据论坛的规则,参加论坛的居民没有身分、地位区别,居民应当互相尊重。通过参与论坛,许多居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性地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社区论坛让居民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办法,再到解决情况的反馈都有居民的参与,保证了居委会与居民及时沟通,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而且居民对居委会工作能力和工作难度也有了正确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区的内部矛盾。

同时,社区论坛也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自治的价值。通过直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和管理,锻炼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也增强了居民的责任意识。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问题的态度,从以前的提出问题等待解决,转变到与居委会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此外,社区论坛也是形成社区公共舆论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社区论坛的民主讨论而形成的意见和建议,一般都会得到社区大部分居民的赞同和认可。通过大家对社区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可以让居民体验身边的变化,加深印象,有助于人们改变不良心理,培养公德,并因此慢慢地修正自我习惯和行为,产生社区凝聚力和亲和力。由此形成的社区公共舆论还会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一种推动力。创建社区论坛以来,蛇患问题、油烟扰民问题、沟道堵塞问题、水产市场屠宰血流成河等问题都是在社区论坛的会议后得以实施和解决的。围绕市政府统一部署,该社区“883创建计划”也是在社区论坛创立后得以顺利创建实施。

推动社区论坛向纵深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社区民主治理机制,社区论坛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居民、社区、政府共同推动,使其向纵深发展。

1.把论坛进行程序化

社区论坛的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地进行实行社区论坛的社区应及时制订出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社区论坛章程、社区论坛操作规程和社区论坛行为规范,让论坛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居民和辖区单位的平等参与,依照民主协商精神,共同为解决社区事务献言献策。

2.拓宽论坛的议题

要拓宽论坛的议题,就要增强论坛的前期效应。论坛原则上优先考虑社区成员(居民和辖区单位)反映最多、最关心的问题以及社区的重大事务。在每次召开论坛会议前,通过发放论坛议题建议表、广播、   公告、走访等形式了解社区需求,广泛征求社区成员对论坛议题的意见和建议;由社区组织通过协商确定每期论坛议题和内容;社区居委会发出告示,公布论坛主题、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如把议题建议表发到居民手中,征集广大居民的意见,然后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居民的关注度来确定其议题;再如环境改造,社区居委会可以把社区环境整治前的情况与整治后的情况,通过照片或者图片公布出来,让居民自己体验这种变化,让居民以口头、书面等形式发表自己看法,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论坛议题。总之,论坛应从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所关心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出发,才能避免议题的片面性和有限性。

3.扩大居民的参与面

作为一种社区的“公共空间”,它面向的应该是所有的居民和辖区单位,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因而只要愿意参与社区论坛、遵守论坛规则的居民和单位都可参与。为扩大论坛的影响力,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社区可从这几个方面来推动居民的参与:一是吸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哪怕是肇事者(破坏者)都应该让他们参与,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听听其他居民对破坏行为的看法;二是推动辖区单位的积极参与,这也是社区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初衷;三是鼓励中青年以及少年儿童的参与,让他们感受社区工作的艰辛,以树立社区认同感,从而爱护社区的环境。

4.增强论坛的后期效应

论坛的最终目的是使社区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因而增强论坛的后期效应尤为重要。一是每次论坛之后办一期论坛简报,送给政府相关部门、利益相关的居民(如环境破坏者、受损者、建议者)、参与者以及其他学者等,允许所有的人都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是可投入适当的经费在社区内建起论坛专栏,对论坛上所提出的建议及其结果、实施情况公布于众,加深广大社区居民对论坛的认识和了解;三是论坛所提出的问题若是社区自身能解决的,社区应及时解决,并在社区内公布实施的相关情况;四是论坛提出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政府部门的处理结果和落实情况也应在社区内及时公布。

5.拓展居民参与论坛方式

座谈会是论坛展开的重要方式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创新,拓展多元、灵活的论坛方式。在论坛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首先,公布修改后的社区论坛规则、规程和行为规范,让社区居民明确如何参与论坛以及在论坛上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每期论坛召开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及时把论坛召开的地点、时间公布。再次,论坛成员参与的相关情况也要给予公布。居委会要做好社区论坛的议事记录, 将论坛成立以来议了哪些事情、做了哪些事情、进行统计并公布,从而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最后,把每期论坛结束后成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公布出去,让更多居民了解论坛进展情况及其效应。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社区民主的现状及特点 下一篇[原创]社区选举制度的创新___江汉..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