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张亚坤 曹 阳 高永鸽: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014-12-13 21:41:42 来源: 作者: 【 】 浏览:45次 评论:0

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关于推进兴化农村社区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这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如何寻找突破口和支撑点, 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如何结合本职工作,服务好新农村建设?”这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政府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同时又是一名民政工作者,本人结合本职工作,从农村社区建设这个角度入手,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探索和思考。

一、农村社区建设社会学含义和宏观背景分析

要进行社区建设,必须首先要了解社区,了解社区的基本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什么是社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社区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空间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而农村社区就是指聚居在农村村落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里所指的村落,通俗来讲就是我市目前所称的614个行政村或1413个自然村。对于我市农村社区设置和划分,笔者建议根据“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服务群众”的原则,按“一个行政村一个社区”的模式设置,在区域较大的行政村,可以分几个社区。同时在命名方法上,可以参照城市社区的模式,挂“XX社区村民委员会”或“XX村XX社区”。

而我们所称的农村社区建设概念就是:以村庄为基础平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农村社区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强化农村社区功能,解决农村社区问题,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建设简言之,就是通过培育农村社区组织,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领域,发展农村社区卫生,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美化农村社区环境,维护农村社区治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努力建成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新课题。因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

也正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机遇。2006年秋天以前, “农村社区”这个概念及农村社区建设还只是在少数学者中讨论和在少数地方试点,并不为更多人所熟悉和认知。直到10月份,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决定的提出,标志着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生重大调整,从发展理念上彻底打破了长期实行的“城市优先”发展模式,转而实行“城乡发展并重,工业反哺农业”整体战略。这为我们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也奠定了我们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由于农村社区建设是个新生事物,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全国目前都处在试点阶段,尚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当前如何给其合理定位,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农村社区工作的方向、思路和成败。如何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总抓手,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一个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另一个是从落实“三农”宏观政策入手。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正是农村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我们“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

二、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应突出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抓好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四通四改一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和绿化。

(二)农村社区党群组织建设。主是抓好五类组织建设:一是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二是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三是农村社区专业经济协会等民间组织建设;四是农村社区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五是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要按“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的目标,高水准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行社会管理重心和公共服务下移,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务的阳光,体会到政府公共服务方便、快捷和实惠。

(四)农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重点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教育,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建立文体娱乐中心,为农民提供图书、体育器材、娱乐设备等文化娱乐用品,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五)农村社区社会保障建设。主要包括社区困难救助、社区医疗服务、社区老龄保障等方面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大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六)农村社区平安法制建设。根据警力下沉的指导思想,设立农村社区警务室,建立“一村一警”警民联系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大调解机制,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经常开展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活动,发挥民间治安联防作用,扎实地推进社区平安建设。

三、我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

1、兴化是一个农业大市,这为农村社区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市农村经济及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进步和变化,农村突现了“农村数目多、农田面积多、农业人口多、农业产值多、农业特色多”的“五多”特点。

我市现有34个乡镇、一个经济开发区, 614个行政村、1413个自然村,总人口156万人、农村人口120多万,总面积23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多万亩,水面滩地近100万多亩我市农村数量多、农业人口多、农田面积多。

我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花基地,历年来,粮、棉、油、水产品总量一直居全国县(市)前列。年产粮食110万吨,棉花4万吨,油料3.7万吨,生猪45万头,家禽2000多万只,蛋品7万多吨。我市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代表的有沙沟水产经纪人协会、垛田蔬菜经纪人协会,他们利用自已所撑所握的信息优势,为农民致富寻项目、找市场、促流通,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产品流通和销售。他们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利用手中的资金办起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大提高的农产品的附加值,既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垛田香葱”、“一禾西瓜”、“兴化青虾”、“沙沟鱼圆”、“大纵湖蟹”等无公害农产品。我市农业产值多,特色农业多。

2、兴化基层民主建设底子扎实,这为农村社区建设夯实了政治基础。我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具有较好的政治基础。一是在民主选举方面,全市614个行政村全部按照“差额选举,一人一票”的原则进行民主选举,选举合法率和规范化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当选人的文化素质和群众支持参与率也有所提高。

二是在民主决策方面,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基层民主议事活动日”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由群众自主决策,民主议事。我市这一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大型传媒上得到广泛宣传,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肯定。

三是在民主管理方面,市委组织部牵头在全市开展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通过组织指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方法,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四是在民主监督方面,我市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活动。通过制订制度,进一步完善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基本要求,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具体实践中,农工部在大垛镇开展了“村民自治,财务公开”试点,计生局在新垛镇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司法局在大营镇开展了“村民自治,民主法制示范建设”试点,这些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兴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这为农村社区建设夯实了思想基础。我市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水乡文化古城,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和“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故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环境。与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一样,我们兴化人民具有勤劳、仆实、友善、团结、向上的人文情怀。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跃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为建设自已美好家园出钱出力。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一是对通村道路进行硬质化建设,对村庄大街小巷、残墙断臂进行改造修缮,对乱搭乱建、空关破房进行拆除推平,统一修建绿地,栽上绿树,使村庄环境绿化美化。二是对村庄“四乱”(垃圾乱倒、厕所乱建、猪圈乱搭、草堆乱放)进行清理,统一规划,建公厕、建猪场、建垃圾池,使村庄环境卫生整洁。三是对河道进行清航、清淤、清杂草,使河水清澈、河道通畅,方便群众从事生产生活。四是对村庄房屋整体出新,涂上统一色调的油漆,小钱办大事,形成整体美观、统一得体的村庄面貌。五是落实长效措施,从村庄低保等特困户中安排专人从事保洁和环境卫生工作,使村庄优美环境得以长期保持,防止村庄整治出现“特事特办,特殊时期特定效果,长期以后没有效果”的怪现象。

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不搞花架子,不搞假大空,已使广大农民群众真真实实地领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果,真真实实地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英明决策的实惠。也正是这些真真切切的具体感受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惠,真正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热情,群众参与率与满意率在不断提高。这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4、兴化城市社区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这为农村社区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虽然我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些特色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都有一定影响。

首先,“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挂钩联系社区居委会”做法,开创了泰州市社区共建工作的先河。市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1个社区,帮助社区落实办公场所、解决活动经费、整合社区资源。

其次,“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指导管理社区居委会”的做法,开创了泰州市社区组织建设的先例。市政府在撤销原4个街道办事处的基础上,组建了兴化市城市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直接管辖24个社区居委会。

再次,“机关部门结对共建,支持帮助社区居委会” 的做法,开创了泰州市社区经费筹措的新路。全市83个市级机关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多渠道筹措206万元,帮助解决维持社区正常运转的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

以上这些特色和亮点,为我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

四、我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关经验,就如何启动和保障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笔者从领导和运转机制、队伍和人才建设、经费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作了粗浅思考。方法上,建议打造我市农村社区建设“三三工程”:

(一)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1、建立健全科学化的领导机制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

首先,要制定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其次,要建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设立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及下设办公室的职责与权力,总体协调指导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第三,要研究制定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在社区人才、资金、税收、建设用地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扶持社区发展。第四,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同时在试点对象的选择上,尽可能将其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统一起来。

2、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两委主办、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健康高效运转。要参照城市社区工作经验,充分落实“费随事转,权随职走”的运转模式,完善农村社区的相关功能,实行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让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真正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政策。

3、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特别是兴办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我们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强与涉农部门的联系,统筹使用各项涉农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要积极探索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制度,鼓励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农村社区服务项目。

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社会事业。具体方法上,可以由政府或集体投入土地、场所等硬件设施,有必要的可投入启动资金,鼓励农村私人医疗机构、农村民间教育机构以及城市商品流通企业到农村社区中建设和发展,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二)探索完善三项制度

1、探索完善挂钩共建制度。农村社区建设是全方位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调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和投入农村社区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挂钩结对、共驻共建”制度,鼓励和引导政府各级机构、部门和社会团体帮助和支持农村社区建设。

机关部门要深入农村社区加强服务与指导,利用自身优势,从资金上、物资上、人才上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发挥自身监督职能,定期督查、视察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农村社区建设捐款捐物。社团、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的整体合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2、探索完善激励补助制度。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政府资金投入,但又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因此,我们要充分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韩国新村运动中,为了引导村与村之间的竞争,政府采取了拣选支援的策略。

这一经验可以为我所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选择条件比较好的村试点,政府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然后由各自所在村庄社区,充分发挥群众自身力量,自力更生,自找潜力,筹资筹劳,修建道路、街巷等基础设施。政府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以奖代补”。即对条件好的、建设热情高的、建设速度快的村庄社区,实行重点扶持,提供更多的建筑物资、发展资金和技术服务,从而帮助其尽快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村容村貌。这样将会有力促进了村与村之间争补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激励机制,既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热情,又大大提高政府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要改变过去“扶差促平”的理念,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要改变国家投资为主的支持方式,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要改变直接现金投入的方法,实行国家补助建设物资为主、资金为辅。

3、探索完善监督评估制度。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为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同时也要建立起科学的农村社区建设绩效评估制度。

考评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把农村社区建设评估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群众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农村社区建设评估与基础设设施建造、村容村貌改善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农村社区建设评估与深化村民自治,管理民主程度结合起来。四要把农村社区建设评估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方便群众办事结合起来。五是把农村社区建设评估与社区文体卫生服务、社区救助服务和社区平安创建结合起来。六是要把农村社区建设评估与群众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以及满意率、参与率结合起来。同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评估结果与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挂钩,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工作成绩以及干部报酬挂钩。

(三)加大三个工作力度

1、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广大农村干群众十分陌生,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目标和方法均不明白,甚至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有效载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农村社区建设。在宣传的内容上,要重点加强三方面宣传:一是加强关于“什么是农村社区建设?怎样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了乡村干部及村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二是要加强对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重要精神的宣传教育,深刻理解农村社区建设对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宣传教育, 让大家认识到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广大农村社区工作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

2、加大队伍建设力度。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各项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社区队伍建设。一要建立农村干部选拔制度,配齐配强“领头雁”,将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充实到两委会班子。二是要落实社区专干招聘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新的大学生村官,充实到社工队伍。三要实行人才结对帮扶制度,鼓励和引导城市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对农村实行人才对口支援。四是要推进后备干部赴农村挂职锻炼制度,为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五是要强化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经常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农业知识培训和领导能力培养,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为村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从微观层面入手,着力解决农村社区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又要从宏观层面着眼,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整合社区内部外部资源,依靠各方面力量加以推动。

一是要继续推进村组合并工作。在现有614个行政村的基础上,要继续挖掘潜力,撤小并大、撤弱并强,实行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中心村带周边村,从而有效整合资源,缩小村级干部数量,减人减支,降低管理运行成本。

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要将村级闲置资源利用起来,作为社区服务的载体。一方面,可以利用农村闲置房屋,比如,调整布局后闲置的中小学校,闲置的仓库,敬老院等等,都可以用来作为兴办农村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可以在尊重农村习俗的基础上,对宗族祠堂、佛堂庙宇进行富有创新的改造,将其改造成社区文体中心或老年人活动中心,赋予其全新的健康文明色彩。这样既盘活了资源,节省了投入,又进行了推动了移风易俗,促进了乡风文明。

三是要广泛开发社会资源。要动员有志于农村和家乡建设的人们,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要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要鼓励驻村单位、企业和村民以低偿、无偿的方式,捐出闲置房产、闲置设备等物资,补充用于文体设施建设,以增强社区发展动力。

注:本文主要参与书目

①《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社会工作概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③《新编城市建设读本》张明亮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李霞、陈伟东:社区自组织与社区.. 下一篇张亚坤 曹阳 高永鸽:农村社区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