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转帖]社区残疾人救助与服务探讨
2014-12-13 21:38:49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次 评论:0

社区残疾人救助与服务探讨

摘要:依据对福州市五个社区143户残疾人的社区残疾人状况问卷调查和个别走访残疾人所获得的资料,探讨残疾人的需求以及社区机制可给予残疾人的相应的救助措施和福利服务,最后提出社区如何以人为本,尊重被救助和服务对象的几点建议。

  “社区”是本世纪中得到确认的一个概念,来源于英文的community。就社区的一般涵义而言,它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一个特征:有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有一定特征的文化;有一定规模的设施;有一定类型的活动。社区是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载体。
  2001年底,福州鼓楼、台江两区居委会共整合成166个社区,残疾人工作在原街道残联、居委会残协的基本上,搭起了社区残疾人协会的架子,不少社区还利用社区共享资源,开辟了残疾人活动场所,有些社区还建立了残协组织机构。但在我国,社区还是新生事物,社区工作如何开展,特别是作为社区中弱势群体的残疾人的工作应如何开展,似乎千头万绪,还未理出个明确的思路来。
  残疾人生活在社区,特别是许多重度残疾人,他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社区,因此社区的残疾人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将首期“同人论坛”的主题确定为“残疾人保障与社区”,并结合论坛的开展,于今年2-3月,通过闽江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卫生学校等80名志愿者,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福州台江区的亚峰、华美,鼓楼区的河南、中山、军门等五个社区,入户就其中143户残疾人进行了“社区残疾人状况”问卷调查,同时组成4人调研组,走访了这些社区的十余户残疾人家庭。我作为4人调研小组成员之一,通过走访和阅读有关社区工作的资料,对社区残疾人工作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希望能为今后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社区残疾人状况
  对143户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如下:
  1、文化程度:
学历 大专以上 高中(中专) 初中 小学 文盲 没有填写(主要还是文盲)
人数 6 19 36 39 15 28
比例(%) 4.2 13.3 25.2 27.3 10.5 19.6
  2、就业状况:
年龄 >=18岁
其中女18-55(含18和55岁)  男18-60(含18和60岁) 教育程度
高等以上 高、初中 小学以下
人数(人) 133 79 6 53 74
有工作单位 51人 27人 6人 21人 24人
比例(%) 38.4 34.2 100 39.6 32.4
3、婚姻状况:
>=18岁 >=18岁,有工作单位 >=18岁,无工作单位
人数 133人 51人 82人
已婚(含丧偶) 88人 38人 50人
比例 66.2% 74.5% 61%

  我们的调查却明显表明:残疾人文化程度底,高中以上文化仅17.5%;就业情况差,有工作单位的不到40%,但随着残疾人文化程度的提高,就业率明显提高,接受高等以上教育的残疾人有工作单位的达到100%;婚姻状况不佳,已婚率仅66.2%,但有工作单位的残疾人婚姻状况明显改善。鼓楼区、台江区是沿海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残疾人状况尚且如此,福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各地更是不容乐观。

  二、残疾人的需求与社区可以提供的救助和服务
  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的社区主要任务,面向残疾人的主要是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社区工作配套方案》更明确提出要落实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服务。要落实并做好面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就必须了解残疾人以及残疾人的需求。
  (一)残疾人的特别需求与社区救助:
  1、医疗救助--调查显示,残疾人有工作单位的仅38.4%。我省2001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资料也显示,已就业的残疾人中个体就业就占了57.6%。因此,残疾人是普遍享受不到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障。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在药品、医疗费用昂贵的现实面前,生病便是家庭难以承受的重负。我们走访的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患乳腺肿块已数年,因为没有工作,不能享受医疗保障。父母都是退休多年的老工人,收入仅够维持日常生活。不幸几年前父亲又患中风,不仅生活难以自理,家庭经济也更陷拮据。家里拿不出钱为她治病,致使肿块严重蔓延、化脓、出血,她感到痛苦不堪。通过我们动员社会力量给予紧急救援,才得以住进医院治疗。
  一个有工作单位的人遇到了特殊困难,如大病等,其所在的工作单位及单位里的同事们会给予救助和帮助。而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残疾人,社区就是他们的依托,社区应当在他们遭遇特殊困难时给予特殊的救助,包括通过民政救助、动员社区内的各种力量给予救助等。
  2、教育救助--儿女的教育是弱势群体未来的希望,但培养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又往往是这样的家庭难以承受的。由于教育收费越来越高,越是经济困难的人家,越难以支持子女教育程度的提高,从长远看,这势必造成一种恶果,这部分子女因教育程度偏低,依然难以就业,成为弱势群体新的组成部分。社区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要肯花大力气,肯下大功夫,建立扶贫助学机制。对于弱势群体中残疾人的教育,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调查显示,接受高等以上教育的残疾人其就业率比为100%,明显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的就业率。大学里一名贫困大学生毕业,弱势群体中就可能有一个家庭脱贫。
  3、残疾人辅助用具援助--辅助用具是残疾人的必需品,没有辅助用具,残疾人可能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接受教育、外出工作了。然而残疾人的辅助用具多数价格不菲,如轮椅、假肢、助听器等,而且辅助用具是易耗品,一般五至十年就会损坏需要更换。这笔开支是残疾人所特有的额外支出,对于许多残疾人家庭,也是一笔难以支付的开支。我们走访的十余户残疾人家庭,其中就有三户因为没有经济力量购卖代步交通工具而只能被困在家中;有一户残疾人大腿截肢,她的假肢已用了十几年,早已坏了修,修好了又坏,靠这样的假肢不能负重,不能走远门,甚至还要提心吊胆,担心什么时候折了摔一跤。社区可以通过社会力量给予援助,让残疾人站起来,让残疾人走出家门。
  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凭这些残疾人自身及家庭的力量已难以解决,亟需社会给予特别的救助。社区作为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载体,负有为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提供社会救助的职责,因此,社区应当建立起面向弱势群体的“特需救助资金”,协助政府,帮助特需困难的残疾人及其他弱势群体。
  (二)重度残疾人的需求与社区“托养中心”
  重度残疾人主要指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一个重度残疾人影响一个家庭。生活上的护理,精神上的压力,外出、工作时的牵挂,更有父母对自己“百年”之后的担忧等等,无不影响着一个家庭正常的生活。帮助一个重残人,无异于帮助了这个家庭的全体成员,解放了这个家庭其他成员的劳动生产力。我们走访的十余位残疾人中就有四位重度残疾人,他们都只能依赖或者说“拖累”着家庭中其他成员,而他们长期的生活空间也仅仅是一个封闭的单元住房。其中一个残疾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母双亡,靠两个弟弟轮流照顾,一个家轮住一个月。他是不幸中的幸运者,不仅两个弟弟待他很好,而且两个弟媳妇也视他为亲兄长。但为了照顾他的生活,两个弟媳妇都无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家里做一种被视为“硬活”的冥纸加工,赚点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而他本人喜欢下棋,却几乎没有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只能独自摆摆棋谱或看看电视。
  城市社区应当要建立起“托养中心”,可以日托,也可以全托;可以收残疾人,也可以收老年人。“托养中心”不仅为重度残疾人家庭解脱了重负,还可以使重度残疾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康复训练以及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甚至还可以有机会参与社会,服务于社会。
  1、社区教育(包括家教):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可以办学院、中学、小学。目前,社区教育主要还是应针对重度残疾人的教育。调查显示,重度残疾人的学校教育几乎是零,他们往往难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一方面是家长无法每天接送,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生活不能自理也难以适应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社区教育可以在“托养中心”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或进入家庭施行个别家教,让重度残疾人同样享有接受普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许多资料显示,非智力问题的重度残疾人学习成绩往往很好,可能有生活上干扰少,学习可以更加专注等因素。通过教育,即使是重度残疾人也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张海迪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2、社区康复训练(包括家庭康复训练):社区康复工作是社区残疾人工作开展的最早的项目,但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却不够重视,许多残疾人由于早期缺乏康复训练,或训练方式方法不当,使得原本通过康复训练可以自理生活的残疾人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社区根据残疾人的生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训练,是提高残疾人生存条件的有效措施。社区康复训练场所同样可以在“托养中心”内,当然,有指导的家庭康复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社区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社区为志愿者提供了服务平台。志愿者可以为没有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定期家洁服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充当临时陪护;还可以为生活某些方面存在障碍的残疾人提供辅助帮助,如为盲人写信、读书读报,协助重度残疾人户外活动等等。“托养中心”可面向社会招募义工,让有爱心又有耐心的志愿者到“托养中心”工作,包括教师、康复指导员、护理、管理人员等。
  (三)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与社区配套服务
  教育、就业、婚姻,是残疾人的三大难题,也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尤其就业问题,直接影响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残疾人的教育程度、残疾人的职业能力,明显影响了残疾人的就业,而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又影响了残疾人的婚姻。社区就业,可以大大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机会,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使他们中有工作能力的人得到工作的机会,从而根本改变残疾人的生活,改善残疾人生存状态。
  1、职业技能培训
  单纯照顾性质的就业已经越来越少,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残疾人自身,都越来越要求就业时的同工同酬。残疾人生理上的劣势是明显的,这就对残疾人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通过提高能力来补偿自己生理上的不足。
  社区的培训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根据社会的用工需求,根据现有岗位的设置,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培训还应力求提高残疾人的文化,尽可能掌握一些普遍的技能,为职业技能培训打下基础;还应当让残疾人学会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这对于那些原本与外界接触较少的残疾人尤其重要。
  随着1996年我省颁布了《福建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以来,轻度残疾人,特别是具有高、中等教育学历的轻度残疾人的就业逐步有了改善,但是,中度、重度的残疾人就业仍很困难,就业率很低。社区可能要花比其他培训更多的时间来培训他们,不仅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包括康复方面的训练和如何减少残疾的障碍等等。
  2、社区就业
  就近就业最有利于残疾人。社区可以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就近安排残疾人在社区工作。比如城市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可以下放到社区,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辖区内各单位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这样做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社区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各单位了如指掌,可以确保按比例就业的覆盖面达到100%;二是这些单位是所辖社区的成员单位,易于通过社区居委会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三是方便残疾人就近工作,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四是征收的就业保障金按一定比例提留社区,鼓励社区残疾人工作积极性。
  社区发展经济要为残疾人提供岗位,如服务性项目,如盲人按摩、电器维修、理发等等,社区尽可能在场所、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社区网络形成后还可以实现残疾人在家就业。此外,社区为残疾人所开设的教育、康复、培训及寄养等服务,也可以适当安排残疾人工作。

  三、关于社区残疾人救助与服务的几点建议
  1、依法治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今年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次将“弱势群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说明“弱势群体”问题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同时也表明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重视。因此,应当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立法,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生活、健康以及劳动、教育等权利。特别对于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者,应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全面保障。
  2、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面向弱势群体的社区服务是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是以低偿、无偿为主,福利性、互动性相结合。为确保社区能够把为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落实到实处,政府应切实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包括采取征收社会保障税、发行社会保障债券等手段。
  3、坚持以人为体,尊重服务对象。社会学上的“社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以人为中心,把人与社会组织、公益事业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我们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和服务,更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我们的服务、救助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愿,务实的事多做点,表面文章少一点,经常性服务多一点,短期行为少做点。
4、社区建设一定要实现无障碍。在繁华路段、高级宾馆建设无障碍设施固然必要,但作为残疾人活动的第一空间的社区,无障碍建设更为重要。残疾人应享有获得无障碍生存环境的权利,政府财政应做出专门预算用于营造和改造无障碍环境的投入,改建社区公共设施和营造残疾人无障碍生存环境。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下一篇"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与发展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