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政治参与与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
2014-12-12 15:25:01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次 评论:0

摘要: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实现方式,对于政治社会化的实际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今天,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已有了很大发展,发挥政治参与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对于优化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改进我国的政治社会化,以推动公民顺利地进行政治参与活动。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有其独立的价值和研究范畴,但是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实践形式,它试图通过人们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引导人们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行为,由此达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1)(第133页)。今天,我国的政治参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研究政治参与在新时期政治社会化中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改进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提高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2)(第207页)。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政治参与既是一种因变量,也是一种自变量。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变迁促使公民要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不得不参与政治;另一方面,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达到影响政府行动或引起政府反应的结果,既是参与的影响,也是参与的目的,此种历程在政治社会学上称为政治化历程,即政治社会化!)(3)(第126页)。

政治社会化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实现的,政治实践是其中具有根本意义的媒介形式(4)(第363页)。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政治实践的主要方式,在本质上也是公民个体外化政治文化的过程,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来体现其接受和认同政治文化的过程,同时通过政治参与使自己的政治态度外显为政治行为。因此就普通意义而言,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化最通常和广泛的实现形式。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形式,政治参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政治体系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教育培训过程,是一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其政治文化传授给其社会成员的过程”(4)(第149页)。政治共同体构成了一个大熔炉,依靠一定的机制来熔炼其成员,从宏观上传播政治文化,经由各种途径,使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等政治取向在全社会普遍化,以加强社会对其合法性的认同。政治参与机制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政治共同体通过政治参与制度来引导公民的政治要求,规范公民的政治行为,把其控制在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限度内。政治参与制度本身还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公民学习并遵循政治参与制度,从而使自己的参与行为模式化、经常化。政治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最终在公民的政治行为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而且,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以公民对政治体系的政治认同为其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的,这种政治认同也就是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可!(5)(第140页)。

从公民个体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6)(第357页)。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见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意识的桥梁,又是检验和修正人们所获得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惟一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各种政治参与实践活动是实现公民政治化的最广泛和普遍的方式,公民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能够深化和扩展自己的政治知识,了解政治体系的结构和运行过程,对政治体系进行直接的体认,锻炼自己知政、论政参政的能力,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对政治体系的归属感,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成长为更具有民主观念和民主能力的政治人。公民虽然可以从专门的教导中获得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技能和政治经验,但是根本上还需要通过参与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政治活动来体会和把握,才能真正内化为公民的政治素质。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公民个体一方面根据参与政治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矫正自己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又不断获得新的政治知识,加深对政治世界的了解,形成更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普遍高涨,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总体状况和主导形式正在经历着从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的转变;政治参与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的转变;感情型政治参与向理性型政治参与的转变。这一发展趋势使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的意义和价值日益凸现出来。适应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迅速发展湖北社会科学!""!#$的客观状况,有效发挥政治参与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对于在新时期优化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政治参与能激发公民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了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需求,以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公民必然会对政治体系投以更多的关注,自觉学习相关的政治知识,了解政治体系的运行过程,掌握政治参与的手段,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政治化程度。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如前所述,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实践活动,能拓展政治知识,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提高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政治责任感,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民主政治行为能力,积累政治经验,从而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念。政治参与可以推动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创新和发展。政治参与作为最广泛和普遍的形式,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必将推动我国政治社会化更加贴近公民的生活实际,不仅注重政治观念和政治知识的传播,而且重视培养公民的政治能力。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将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相应的,各种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社会化方法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发挥政治参与的功能,优化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效果,一方面必须促进我国政治参与本身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有效渠道和手段;另一方面,应当适应我国政治生活的发展,改进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以培养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民为目标,以政治参与为重要内容,利用各种政治社会化方式促进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活动。   

首先,要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从制度上保障我国的政治参与向自主型理性化、制度化发展的良性发展趋势。要加强法制建设,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参与的程序和准则、参与的方式和渠道等进行法律确认,并以此为依据对公民的参与加以必要的规范;同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政治参与制度的规范体系,拓宽参与渠道,清除各种障碍,确保参与渠道的畅通。

其次,要改进政治社会化,推动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顺利开展,以有效发挥政治参与对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强化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调动公民的政治积极性。政治主体意识是指政治参与的主体———公民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公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具有主体意识是公民进入政治过程的前提条件(7)(第232页)。所以,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任务,要摒弃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不良影响,通过对广大公民进行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律等现代政治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力和自由,使公民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地位,塑造其独立的政治人格,从而踊跃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

2、适应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增加公民参与的有效性。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要以政治参与为重要内容,向公民传授相关的政治知识和技能,着力培养公民的民主政治行为能力。有效的政治参与是以一定的政治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有赖于公民能力的提高。以往的政治教育偏重于政治意识形态等相关内容的普及,较少从技术的角度来谈政治参与问题,这导致了当前我国大部分公民虽然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普遍存在着参与能力较低的问题。应当通过政治社会化向公民传授一些实际的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让公民懂得如何参与政治的知识,了解如何通过政治手段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增加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使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锻炼出“政治人”所必需的政治行为能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3、发挥多种媒介机构的作用,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政治社会化不仅要传播政治观念和政治知识,还要促成公民政治知识向政治能力的转化。首先要对公民进行专门的政治技能教导,由专门机构对公民进行政治技能的培训,是公民形成政治行为能力的有力保障。其次,指导公民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政治参与活动,解答公民在政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公民顺利参与政治过程,在其中体会和把握政治参与技巧,积累政治经验,避免公民因此产生受挫情绪,对自己的政治参与感到灰心失意。这些需要政治社会化的多种媒介机构协调一致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顺利进行。(1)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在,可以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向公民传播政治知识、政治观念,教导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操作技能。(2)高等院校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和丰富的学校活动,让学生了解学生政治理论和政治规范,训练学生的政治思辩和政治参与能力,引导学生认识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8)(第834页)。(3)各级党政组织因自身是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关键。各级党政组织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播政治观念、政治知识,还要对公民的政治参与给予及时的关注,保护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关心公民在参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指导公民的政治行为。如果各级党政组织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漠然置之,会直接挫伤公民的参政积极性,阻碍参与活动的顺利进行,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更是难以企及。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朱国云)政治社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5]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1998(2).

[6]王俊拴,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范式转换的新取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

[7]李雪卿)试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8]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选举过程很民主 中国城市居民积极.. 下一篇社区民主与投票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