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以“互联网+”思维服务政府和市民
2015-03-20 09:42:13 来源:珠江时报 作者:欧林菊 邓勋德 【 】 浏览:56次 评论:0

   “一份成功的社区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地、当地,还是当地。”“来自先进地区的(社区报办报)经验值得复制。”“打造服务型政府,社区报来搭桥。”“以‘互联网+’的思维服务政府和居民。”……

    昨天,珠江时报“社区媒体”论坛暨华师大城市文化学院第十期文化产业学术论坛在华师大南海校区举行,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传播学院社区媒体中心主任Jock Lauterer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韧,《走进美国社区报》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等专家学者,与禅城、南海镇街宣传部门负责人及华师大300多名师生一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社区报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地”

    “你好。”Jock教授用中文向现场听众打招呼,立刻引来台下一片欢呼和掌声。而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禅城区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赖华直接用英文与Jock教授对话,更是引爆全场“粉丝”。Jock教授(如右图)以大量的美国社区报版面,讲述了当地社区报如何与读者互动,实现读者参与办报,从而引导社区建设。Jock教授说:“在美国,社区报扮演着大报不能实现的角色,比如当一个读者想说个很好的故事或者刊登一下照片,社区报永远说Yes,但是对大报来说,这样做觉得是可笑的一件事,也不可能办到。”他认为,一份成功的社区报,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地、当地,还是当地,这有助社区建设。

    “社区报已经成为媒体行业认可的一种新业态,成为国内报业改革的突破口。”李韧表示,珠江时报社区报为全国报业探索,做出了主动寻求转型的新尝试。

    “本地社区报打造的就是服务型的媒体,对社区发展有推动作用。”在与美国社区报对比中,Jock教授和陈凯都认为佛山本地的珠江时报社区报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政媒的良好互动,社区报与本地政府之间深度合作,一起举办社区活动、开展微心愿公益活动等,活跃了基层社区建设,这是本地社区报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以“互联网+”思维服务大众

    珠江时报系列社区报在禅城、南海两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扎根镇街、服务镇街,从2009年创办第一份《桂城社区周刊》至今,目前创办了9份社区报,发行量达45万份。其中,在南海已经创办了《桂城社区周刊》《狮山树本周报》《孝德(罗村)社区周刊》《樵山社区报》《有为周报》《九江社区报》《里水社区报》,在禅城已经创办了《祖庙街道社区报》《张槎社区报》,即将创办《石湾社区报》,这些社区报成了当地居民获取社区信息的主要平台,也为政府与居民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

    对于珠江时报系列社区报的办报理念,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赖华非常认可:“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社区报的论坛,张槎社区报试刊大半年以来就一直把‘无以复加的本地化’作为原则践行。这次又有新启发,教授提到社区报就是做‘大报不能做的事’和‘大报永远不会做的事’,社区报就应该立足社区,建设社区,充当教育者角色,其宗旨和张槎当下创新社区治理思路和打造和乐村居是契合的。”

    “讲座中印象最深的是‘服务’两个字,报纸服务性强,读者才爱看,政府服务到位,群众才会认可,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南海区丹灶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梁惠瑶说,《有为周报》由于内容贴近,形式活泼,服务性强,偶尔一期报纸没看到,村民还会打电话来咨询,这已经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打造媒体型服务业,以‘互联网+’的思维来服务政府和市民。”珠江时报负责人回应说,社区报作为新媒体不停留在纸质层面,以“社区报+微博微信+APP+互动活动+市民记者……”等线上线下组合的方式,立体式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发挥终端作用。

    分享·

    我眼中的社区报

    打通政府和社会最后一百米的距离

    赖华(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社区报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可以打造成一个平台,集聚资源,综合公益、文化、教育等资源,引领基层治理;具备学校的性质,担当起社区教育的责任,成为社区和学校的文化载体;搭建政民互动桥梁,打通政府和社会最后一百米的距离,让它成为民众关心社区,解决社区民生问题的新渠道。

    社区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杨剑琴(桂城街道宣传文体办副主任):在《桂城社区周刊》创办初期,有人曾说“社区周刊的内容太婆婆妈妈”。其实社区周刊搭建了一个本地居民和政府的沟通桥梁。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资讯,但可能恰恰是身边的资讯反而不知道。

    正如教授们所说,“社区周刊应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通过社区周刊这座桥梁,居民可以发出他们真正的声音,而政府也需要通过社区周刊传播正面真实的舆论。我们也希望通过社区周刊的居民互动、社区活动、生活展示,让居民感受到政府的惠民服务。

    让产业工人融入狮山

    温洁贞(狮山镇宣传文体办副主任):社区报是什么?就是服务社区的右邻右里,关注群众生活的柴米油盐。多到社区里和大妈聊天,听老伯讲古,才会有更精彩的社区新闻。狮山镇的《狮山树本周报》扎根中部南海,扎根佛山高新区,创办三年多以来,举办了一系列丰富社区生活的活动,团结凝聚了热心的社区群众、市民记者,让狮山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建议今后继续更多关注产业社区,关注产业工人,让四十多万产业工人真正融入狮山。这样,不论是狮山本地人,还是产业工人,在这张社区报上,都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社区报是政府的好帮手

    陈淑仪(里水镇宣传文体办工作人员):《里水社区报》是政府的好帮手,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窗口,不仅让街坊知道政府在干什么,而且让街坊知道政府为什么这样做;或者街坊对政府相关工作、政策有何疑惑,也可以通过社区报来发声。社区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沟通桥梁作用是不可被替代的。

    希望家乡也有一份社区报

    李雯婷(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大一学生):以前从未听说过社区报的概念,听了三位教授的分享后才明白了什么叫社区报,如果在家乡潮汕地区也有这样的一份社区报,我和家人们都会愿意上报纸,也愿意参加社区报组织的活动。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推进“十三五时期”社区建设的三.. 下一篇『社工论道』第38回: 何谓社会工..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