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工委召开了构建“三社分流”、“社团自治”网络化社区治理模式工作推进会,社工委领导班子、各科室正副职、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各居委会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的教授陈伟东及其博士生团队参会指导。 会上,社工委副主任曹大男介绍了“三社分流”、“社团自治”网络化社区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各社区构建的自治网络和推进治理类社团的情况;社工委副主任刘爱华介绍了社区党支部推动自治的案例和“爱心银行”实施方案等;社工委建设办主任蒋含倩汇报了成立“东沙湖社工协会”的初步设想。陈伟东肯定了东沙湖社工委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模式所取得的初步进展,并对健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和成立“东沙湖社工协会”给予了具体指导。他还着重介绍了新创的反思型学习技术,并就利用该技术构建东沙湖“网络化”社区治理模式的总体方案作了详细说明。
东沙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工委主任史廉要求社工委各科室、各社区要根据陈伟东的指导,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扎实推进“社工协会”、“爱心银行”、“社区治理委员会”等重点工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每项工作做实做细,使得构建“网络化”社区治理模式这项2015年社工委的重点工作早有起色,早见成效。
会后,在陈伟东团队的指导下,社工委各科室和社区的40名社工分成5组,利用反思型学习技术展开讨论,就社团发展、社团参与社区自治等在推进“网络化”社区治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反思,并做出存在问题的逻辑关系图,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图。曹大男、肖飞现场观摩,并逐一点评每组方案。通过讨论和点评,社工们表示受益匪浅。
据悉,下一步,东沙湖社工委将加强与陈伟东教授团队的合作,通过把先进理念与社区建设实际相结合,尽快出台《东沙湖构建“网络化”社区治理模式实施方案》,尽快成立“东沙湖社工协会”等枢纽型组织和设立“爱心银行”等,逐步构建具有东沙湖特色的“网络化”社区治理模式,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