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进入旧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中心科研情况
2014-11-22 16:43:1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22次 评论:0
一、承担项目期间的实验(2001-2003年)
2001-2003年,本中心主要是参与城市社区体制改革,重点是参与政府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的分权改革,扩大居委会的自治权和自治功能,从而使社区管理从过去的政府组织的“单一权力中心”转向政府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双权力中心”。
(一)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体制改革实验
1、2000年3月以来,中心与武汉市江汉区(国家社区建设实验区)合作,参与该区社区治理体系改革过程,内容涉及政府组织与社区居委会权力关系、职责划分、运作机制改造、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参与过程涉及改革前基本情况的调查、改革方案的设计与运作、阶段性调查与对策建议。
2、2001年4月-2003年底,中心与黄石市西塞山区(湖北省社区建设实验区)合作,提出“政府、社区、企业三体联动”改革方案建议,内容涉及政府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分权改革,企业闲置的社会服务资源重组;参与过程涉及改革前情况调查、改革方案建议、政府官员培训、方案实施、改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001年5月至今,中心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合作,参与社区制度创新过程,内容涉及增强社区协商委员会议事会的民主议事功能、发育邻里组织、培养社区领袖,指导社区居委会换届直接选举;参与过程涉及改革前情况调查,改革方案的讨论与设计、改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2001年以来,中心与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合作,参与了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讨论、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情况分析等。
5、2003年8-12月,中心与湖北省民政厅合作,制定《湖北省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办法、操作流程、行为规范》,该方案在武汉市三个社区试点,取得成功,湖北电视台对柴东社区居委会换届直接选举作了现场直播;制定《湖北省社区民主评议办法、操作流程、行为规范》,并在武汉市江汉区常四社区试点,取得成功,湖北电视台对本次“民评官”活动作了现场直播;这两套方案将在湖北省全省推行。
二、主要著作和教材
1、著作(3部)
(1)徐勇、陈伟东等著,《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3年12月;
(2)尹维真著,《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3)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培训教材(4本)
(1)陈伟东编著,《政府指导规程》,武汉出版社,2004年5月;
(2)李雪萍编著,《社区服务指南》,武汉出版社,2004年5月;
(3)胡宗山编著,《社区自治实务》,武汉出版社,2004年5月;
(4)徐勇、陈伟东主编:《社区工作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三、论文(共68篇,见附件1)
主要代表作10篇
(1)徐 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全文转摘;
(3)徐 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2期全文转摘;
(4)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治安体制改革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全文转摘;
(5)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2001年第10期全文转摘;
(6)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4年第5期全文转摘;
(7)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8)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组织的要素与价值》,《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9)胡宗山:《定位与培育: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10)王敬尧:社区建设对《居组法》的精神回照与制度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四、被采纳的咨询报告、对策报告
1、政府与社区到底是什么关系——以武汉市为例(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内参转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全文刊载,送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2001年1月)
2、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湖北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处进入政策:《中共湖北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社区建设的意见》,鄂发[2001]9号,2001年5月9日)
3、湖北省社区居委会换届直接选举办法、操作流程及行为规范(湖北省民政厅试点与推广:在武汉市常二社区、邮三社区、柴东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试点,并在全省推广2003年6月10日)
4、湖北省社区民主评议方案、操作流程及行为规范(湖北省民政厅试点与推广:在武汉市常四社区试点,将逐步在全省推广,2003年11月10日)
5、完善江汉区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和程序的建议(武汉市江汉区政府,纳入地方政策与实施:建议直接吸收进《江汉区第二次社区民主评议活动实施意见》,并在全区实施,2001年12月18日)
6、黄石市西塞山区建构“政府、社区、企业三体联动”的方案设想与实施建议  黄石市西塞山区政府(试点与推广:现在黄石市西塞山区试点,后在黄石市全市推行,2001年10月18日)
7、中心与武汉市政府合作,提供武汉市“十一五”期间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政策建议的报告。(为武汉市政府采纳)
                                                                         
附件1:学术论文目录清单
1、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全文转摘;
2、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2期全文转摘;
3、徐勇:《城市社区建设: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创新》,湖北日报2001年2月1日;
4、徐勇:《江汉区社区建设模式的生成机制》,林肖滨、尹维真主编:《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武汉出版社2001年2月;
5、陈伟东、姚亮:《选举行为背后:投机博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治安体制改革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全文转摘;
7、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精神文明导刊》2001年第10期全文转摘;
8、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4年第5期全文转摘;
9、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10、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组织的要素与价值》,《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11、陈伟东、李雪萍:《城市社区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2、陈伟东:《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迁: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理论月刊》2000年第12期;
13、陈伟东、胡宗山:《直接选举:社区民主建设的新进展》,《中国民政》2001年第10期;
14、陈伟东、李雪萍:《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3期;
15、陈伟东、李雪萍:《社区产品属性与供给机制》,《中国民政》2003年第2期;
16、陈伟东、李雪萍:《试析地方民政部门的角色定位》,《中国民政》2001年第6期;
17、陈伟东、李雪萍:《社区需求与社区治理结构》,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18、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9、陈伟东:《社区体制创新——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城镇聚焦》2001年第4期;
20、课题组:《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之路——江汉模式的特色及可行性》,《长江日报》2000年9月18日;
21、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22、陈伟东:《江汉:社区建设的模式创新》,《中国民政》2000年第12期;
23、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发展报告》,刘光享主编:《青岛社区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7月;
24、陈伟东:《单位管理模式转向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报告》(全国社区建设研讨会,2000年10月,上海),《现代领导》2001年增刊;
25、陈伟东、李雪萍:《敢为天下先的制度变迁之路——江汉模式的生成机理》,《学习月刊》2000年第12期;
26、陈伟东:《城市社区民主制度创新——对长堤社区民主评议的调查与分析》,《学习月刊》2001年第9期;
27、陈伟东:《“民评官”:社区民主的杠杆》,《中国社会报》2001年4月2日;
28、陈伟东:《民评官:让居民成为公民——武汉市江汉区第三次社区民主评议的观摩》,《社区》2004年第2期;
29、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道路》,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2-2003》,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0、陈伟东:《老工业城市创建文明社区的探索与实践》,《人民日报》,2004年5月25日,第9版(理论版),第三作者。
31、李雪萍、陈伟东:《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发展报告》,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年4月;
32、李雪萍、陈伟东:《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决策》,《社区》2001年第5、6合刊;
33、李雪萍、陈伟东:《社区公共安全体系的创新》,《社会》2002年第12期;
33、李雪萍、陈伟东:《社区管理——多元互动网络》,《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34、胡宗山:《以社区为平台,探索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城区研究》2000年第4期;
35、胡宗山:《社区建设的新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6期;
36、胡宗山:《从社区建设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走向》,《社会》2001年第10期;
37、胡宗山:《从79项指标看居委会的变化》,《民政论坛》2001年第6期;
38、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中国民政》2001年第6期;
39、胡宗山:《说说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2001年第10期;
40、胡宗山:《定位与培育:社区自治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41、胡宗山:《发挥非正式社区建设作用的社区文化的初步建设历程》,林肖滨、尹维真主编:《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武汉出版社2001年2月;
42、胡宗山:《几种居委会选举方式的比较》,《城市街居通讯》2001年第7期;
43、卜万红:《进行制度创新,搞好社区财务工作》,《决策探索》2003年第3期;
44、卜万红:《看看这个社区居委会的协调与服务——以宜城市璞河社区为例》,《社区》2003年第13期;
45、卜万红:《社区环卫:由“婆婆”包办转为“媳妇”自理》,《社区》2003年第10期;
46、卜万红:《社区如何开发就业岗位——以武汉市发展社区为个案》,《社区》2003年第1期;
47、卜万红:《社区资产管理如何解决多边参与问题》,《社区》2002年第15期;
48、卜万红:《再就业:社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决策探索》2002年第12期。
49、卜万红:《居委会干部的角色及其利益补偿》,《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50、卜万红:《论社区选举中选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1、卜万红:《社区服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2、王艳:《发展社区文化之我见》,《城乡建设》2003年第8期;
53、王 艳:《社区志愿组织与激励的制度分析》,《社会》2003年第1期;
54、吴 猛:《发育邻里组织是降低直选成本的根本途径》,《社会》2004年第10期;
55、姚亮:《社区论坛:培育公民意识的大舞台》《社区》2005年第7期;
56、姚亮:《解读社区听证会制度》,《社区》2004年第17期;
57、姚亮:《利益博弈下的选举行为》,《理论月刊》2004年第11期;
58、刘志昌:《社区听证会的功能》,《中国社会报》2004年7月13日,第3版;
59、余坤明:《社区居委会选举中选举委员会的角色与功能》,《社会工作2003年第12期;
60、余坤明:《同步复选:降低选举成本的新方法》,《社区》2004年第10期;
61、王敬尧:《社区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共生机制》,林肖滨、尹维真主编:《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武汉出版社2001年2月;
62、王敬尧:社区建设对《居组法》的精神回照与制度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63、王敬尧:《明晰社区资产关系》,《城镇聚焦》2001第4期;
64、王敬尧:《社区资产归谁所有》,《社区》2001年第3-4期;
65、王敬尧:《常二社区的门栋自治》,《社区》,2001年第7期;
66、王敬尧:《探索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新路》,《民政论坛》2001年第5期;
67、王敬尧:《街道分权的绩效与价值》,《中国民政》2001年第11期;
68、徐晓军:《社区建设:历程、现状及走向》,《城镇聚焦》2001年第3期;
 

附2图片:

           
市治书系
            
培训教材
                  
调研报告和工作手册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培训服务与学术交流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